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问题分析--以植之元公司与大智公司买卖合同纠纷等案为例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案例概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基本案情 | 第13-15页 |
一、案例一 | 第13页 |
二、案例二 | 第13-14页 |
三、案例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案例评析 | 第15-18页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存在的问题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电子数据保全主体问题 | 第20-22页 |
一、当事人在证据保全活动中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二、现有法定保全主体缺乏电子数据专业技术 | 第21页 |
三、电子数据的辅助保全主体有待引入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电子数据保全方式问题 | 第22-25页 |
一、电子数据的现有举证方式存在不足 | 第22-23页 |
二、电子数据的公证保全方式存在争议 | 第23-24页 |
三、电子数据的新型保全方式有待推进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电子数据保全难度问题 | 第25-27页 |
一、电子数据保全要求高 | 第25页 |
(1)电子数据保全的技术性要求 | 第25页 |
(2)电子数据保全的时效性要求 | 第25页 |
二、电子数据保全难度大 | 第25-27页 |
(1)电子数据的生成方式增加了保全的难度 | 第25-26页 |
(2)电子数据的存在方式提升了保全的难度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的完善 | 第27-37页 |
第一节 提升当事人电子数据保全意识 | 第27-28页 |
一、注重保存收集证据 | 第27页 |
二、及时申请证据保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设立辅助保全主体 | 第28-30页 |
一、引入专业的第三方作为辅助保全主体 | 第28-29页 |
二、设定第三方辅助保全主体的准入条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改进传统保全方式 | 第30-33页 |
一、针对网络空间电子数据的保全方式 | 第30-31页 |
二、针对单机空间电子数据的保全方式 | 第31页 |
三、保全手段的结合运用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构建多层次系统化规则 | 第33-37页 |
一、制定电子数据的保全规范 | 第34-35页 |
(1)明确各类主体在证据保全中的职责 | 第34页 |
(2)重视对保全技术与保全时效的规范 | 第34-35页 |
(3)针对电子数据的特征设定保全规范 | 第35页 |
二、统一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规则 | 第35-36页 |
三、设立电子数据认证的配套规定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对案例的回应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