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问题分析--以植之元公司与大智公司买卖合同纠纷等案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案例概述第13-20页
    第一节 基本案情第13-15页
        一、案例一第13页
        二、案例二第13-14页
        三、案例三第14-15页
    第二节 案例评析第15-18页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存在的问题第20-27页
    第一节 电子数据保全主体问题第20-22页
        一、当事人在证据保全活动中的局限性第20-21页
        二、现有法定保全主体缺乏电子数据专业技术第21页
        三、电子数据的辅助保全主体有待引入第21-22页
    第二节 电子数据保全方式问题第22-25页
        一、电子数据的现有举证方式存在不足第22-23页
        二、电子数据的公证保全方式存在争议第23-24页
        三、电子数据的新型保全方式有待推进第24-25页
    第三节 电子数据保全难度问题第25-27页
        一、电子数据保全要求高第25页
            (1)电子数据保全的技术性要求第25页
            (2)电子数据保全的时效性要求第25页
        二、电子数据保全难度大第25-27页
            (1)电子数据的生成方式增加了保全的难度第25-26页
            (2)电子数据的存在方式提升了保全的难度第26-27页
第三章 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保全的完善第27-37页
    第一节 提升当事人电子数据保全意识第27-28页
        一、注重保存收集证据第27页
        二、及时申请证据保全第27-28页
    第二节 设立辅助保全主体第28-30页
        一、引入专业的第三方作为辅助保全主体第28-29页
        二、设定第三方辅助保全主体的准入条件第29-30页
    第三节 改进传统保全方式第30-33页
        一、针对网络空间电子数据的保全方式第30-31页
        二、针对单机空间电子数据的保全方式第31页
        三、保全手段的结合运用第31-33页
    第四节 构建多层次系统化规则第33-37页
        一、制定电子数据的保全规范第34-35页
            (1)明确各类主体在证据保全中的职责第34页
            (2)重视对保全技术与保全时效的规范第34-35页
            (3)针对电子数据的特征设定保全规范第35页
        二、统一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规则第35-36页
        三、设立电子数据认证的配套规定第36-37页
第四章 对案例的回应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电陶瓷选针器动力学特性及驱动技术研究
下一篇:浙江湖州南浔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供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