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课题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表现形式发展概况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初兴时期的格里尔逊模式:解说词配画面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纪实风下的发展:同期声加画面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科技和市场化下的发展:多元化叙事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发展 | 第22-32页 |
第一节 真理电影模式纪录片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直接电影模式纪录片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搬演”或“重构”使纪录片呈现故事化的表达 | 第25-32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变化 | 第32-37页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 第32-33页 |
一、新媒体界说 | 第32页 |
二、新媒体特征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叙事模式的转变 | 第33-37页 |
一、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生产主体的改变 | 第33-34页 |
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更新 | 第34-35页 |
三、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渠道的拓宽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表现形式中的应用 | 第37-42页 |
第一节 虚拟技术的介入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数字动画视觉特效的呈现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2-47页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表现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虚拟技术的过度使用异化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 第42-43页 |
二、过度娱乐化削弱了纪录片的功能价值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表现形式上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44-47页 |
一、多元化影像还原历史 | 第44-45页 |
二、探索多元的影像表达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