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 谷子简介 | 第9-10页 |
2 小米食味品质研究 | 第10-13页 |
2.1 小米直链淀粉含量 | 第10-11页 |
2.2 小米糊化特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3 质构特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2页 |
2.4 小米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3 谷子淀粉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小米中淀粉组成的测定 | 第16-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第1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1.2.1 样品制备 | 第16-17页 |
1.2.2 粗脂肪含量测定 | 第17页 |
1.2.3 总淀粉含量测定 | 第17页 |
1.2.4 双波长法测定直链及支链淀粉含量 | 第17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2.1 小米中粗脂肪及总淀粉含量 | 第18-19页 |
2.2 小米粉及小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 | 第19-2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小米糊化特性及小米饭质构分析 | 第23-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第2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1.2.1 水分含量测定 | 第23页 |
1.2.2 糊化特性测定 | 第23页 |
1.2.3 质构特性测定 | 第23-24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2.1 小米粉及小米淀粉水分含量结果 | 第24-25页 |
2.2 糊化特性分析 | 第25-30页 |
2.2.1 小米粉及小米淀粉糊化特性分析 | 第25-28页 |
2.2.2 糊化特征值相关性分析 | 第28-29页 |
2.2.3 小米组成与小米糊化特性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2.3 小米饭质构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2.3.1 小米质构特性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3.2 小米组成与小米糊化特性相关分析 | 第31页 |
2.4 小米糊化特性与小米饭质构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2.5 小米理化性质聚类分析 | 第32-3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小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 | 第35-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仪器 | 第35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2.1 定性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2.2 定量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谷子淀粉合成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4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1.2.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44页 |
1.2.2 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2.1 谷子Waxy基因基本信息 | 第44页 |
2.2 各品种谷子淀粉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44-45页 |
2.3 谷子淀粉合成酶蛋白性质及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2.3.1 蛋白序列多样性分析 | 第45页 |
2.3.2 蛋白序列一级结构分析 | 第45-46页 |
2.3.3 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46-47页 |
2.3.4 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第47页 |
2.4 淀粉合成酶蛋白上游启动子元件分析 | 第47-48页 |
2.5 谷子淀粉合成酶基因结构域及同源分析 | 第48-49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全文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Abstract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