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4页 |
1.1 滨海绿化的必要性 | 第15页 |
1.2 滨海绿化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盐雾的发生机制 | 第17-21页 |
1.3.1 盐雾的形成 | 第17-18页 |
1.3.2 影响盐雾沉降量的因素 | 第18-19页 |
1.3.3 盐雾沉降发生方式 | 第19-20页 |
1.3.4 盐雾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海煞 | 第20-21页 |
1.4 盐雾问题是南方滨海绿化面临的主要难题 | 第21-22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2.1 自然概况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2.1 实验装置的设置 | 第26-30页 |
2.2.2 测量指标 | 第30-31页 |
2.2.3 野外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3 资料调查 | 第32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62页 |
3.1 古雷基本环境因子 | 第33-34页 |
3.1.1 基本气象资料统计 | 第33-34页 |
3.1.2 土壤 | 第34页 |
3.2 风速风向 | 第34-36页 |
3.2.1 风向的季节变化 | 第34-35页 |
3.2.2 离海距离和季节对风速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盐雾沉降量 | 第36-40页 |
3.3.1 离海距离不同对盐雾沉降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2 高度对盐雾沉降量的影响 | 第39页 |
3.3.3 盐雾沉降量的季节变化 | 第39-40页 |
3.4 植物形态指标——叶片焦枯脱落比 | 第40-43页 |
3.4.1 不同植物形态指标的季节变化 | 第40-43页 |
3.4.2 不同植物形态指标随离海距离的变化 | 第43页 |
3.5 植物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 第43-47页 |
3.5.1 离海距离对黄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 | 第44-45页 |
3.5.2 季节对黄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 | 第45-47页 |
3.6 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与盐雾沉降量的相关性 | 第47-53页 |
3.6.1 植物生理指标与盐雾沉降量的相关性 | 第47-50页 |
3.6.2 植物形态指标与盐雾沉降量的相关性 | 第50-53页 |
3.7 防护林对风速、盐雾沉降量及植物长势的影响 | 第53-58页 |
3.7.1 防护林对风速的影响 | 第53页 |
3.7.2 防护林对盐雾沉降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3 防护林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4-56页 |
3.7.4 防护林对植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6-58页 |
3.8 影响盐雾沉降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 第58-62页 |
3.8.1 筛选影响盐雾沉降量的环境因子 | 第59-60页 |
3.8.2 影响盐雾沉降量的环境因子排序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2-71页 |
4.1 风速风向与盐雾沉降量的关系 | 第62-63页 |
4.2 盐雾沉降量的时空变化 | 第63-64页 |
4.3 滨海绿化植物长势的时空变化 | 第64-65页 |
4.4 防护林改善滨海植物长势的原因 | 第65-66页 |
4.5 盐雾沉降量与植物长势间的相关性 | 第66页 |
4.6 古雷绿化植物生长不良的因素分析 | 第66-67页 |
4.7 盐雾沉降量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第67-68页 |
4.8 绿化植物耐盐雾能力排序 | 第68-69页 |
4.9 防盐雾措施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1-73页 |
5.1.1 盐雾沉降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第71页 |
5.1.2 滨海绿化植物长势与盐雾沉降量密切相关 | 第71-72页 |
5.1.3 盐雾沉降量是导致古雷绿化植物生长不良的关键环境因子 | 第72页 |
5.1.4 影响盐雾沉降量的主要环境因子 | 第72页 |
5.1.5 10种植物的耐盐雾能力排序 | 第72页 |
5.1.6 预防盐雾危害对滨海绿化工程至关重要 | 第72-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