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10-12页 |
1.2.2 贸易便利化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有关“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 | 第13-14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7-18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8-19页 |
2 理论基础及贸易便利化对出口影响机制 | 第19-24页 |
2.1 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2 贸易便利化对出口的影响机制 | 第21-24页 |
2.2.1 减少贸易障碍对出口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降低贸易成本对出口的影响 | 第22-24页 |
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C贸易状况分析 | 第24-31页 |
3.1 “3C产品”及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 第24-26页 |
3.1.1 “3C产品”概念范围界定 | 第24-25页 |
3.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界定 | 第25-26页 |
3.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 | 第26-31页 |
3.2.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C产品贸易分析 | 第26-28页 |
3.2.2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3C出口的贸易地区分布 | 第28-29页 |
3.2.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3C国别分析 | 第29-31页 |
4 贸易便利化因素的测算与实证分析 | 第31-50页 |
4.1 贸易便利化的测评 | 第31-36页 |
4.1.1 贸易便利化指标选取及说明 | 第31-33页 |
4.1.2 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数的构建 | 第33-36页 |
4.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程度比较 | 第36-40页 |
4.2.1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国家贸易便利化分析 | 第36-38页 |
4.2.2 “3C产品”出口主要地区贸易便利化分析 | 第38-39页 |
4.2.3 导致贸易便利化差异化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4.3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3C产品出口的实证分析 | 第40-50页 |
4.3.1 样本、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处理 | 第40-41页 |
4.3.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检验 | 第41-45页 |
4.3.3 拓展的引力模型的回归与分析 | 第45-50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5.2 政策和建议 | 第51-54页 |
5.2.1 充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1-52页 |
5.2.2 简化海关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 第52页 |
5.2.3 提高金融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 第52页 |
5.2.4 改善、优化制度环境 | 第52-54页 |
附录A 2010-20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得分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