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一般理论第11-21页
    (一) 前置行政行为概述第11-16页
        1. 前置行政行为的内涵第11-12页
        2. 前置行政行为的外延第12-15页
        3. 前置行政行为的类型第15-16页
    (二)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概念和特征第16-21页
        1.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概念第16-17页
        2.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特征第17-21页
二、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1-29页
    (一)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必要性第21-24页
        1. 是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的需要第21-22页
        2. 是落实行政行为司法监督的需要第22页
        3. 是保护行政行为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需要第22-23页
        4. 是健全行政诉讼司法审查体系的需要第23-24页
    (二) 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可行性第24-29页
        1. 行政行为公定力理论的发展第24-25页
        2. 行政过程论的运用第25-26页
        3. 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论的引入第26-28页
        4. 法国行政法中附属问题管辖权制度的借鉴第28-29页
三、我国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初步实践和存在的问题第29-39页
    (一) 我国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初步实践第29-33页
        1. 立法概况第29-30页
        2. 司法实践第30-33页
    (二) 我国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存在的问题第33-39页
        1. 法律规定缺失第33-34页
        2. 启动方式不统一第34-35页
        3. 审查强度不一致第35-36页
        4. 审查标准不明确第36-38页
        5. 审查结果不相同第38-39页
四、完善我国行政诉讼中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若干构想第39-47页
    (一) 在行政诉讼法中明确前置行政行为的审查第39-41页
    (二) 将当事人申请作为前置行政行为审查的必要条件第41-42页
    (三) 对不同类型的前置行政行为应当采用不同的审查方式第42-44页
        1. 平行关系前置行政行为采用“形式审”方式第42页
        2. 垂直关系前置行政行为采用“证据审”方式第42-43页
        3. 独立前置行政行为采用“证据审”方式第43-44页
    (四) 对前置行政行为应当确立“一般违法”的审查标准第44-45页
    (五) 对不同类型的前置行政行为应当确定不同的审查结果第45-47页
        1. 平行关系前置行政行为的审查结果和判决方式第45-46页
        2. 垂直关系前置行政行为的审查结果和判决方式第46页
        3. 独立前置行政行为的审查结果和判决方式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美国刑事错案预防与救济机制研究
下一篇:重复诉讼识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