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抗生素特点及处理概述 | 第12-16页 |
1.1.1 抗生素的特点 | 第12页 |
1.1.2 抗生素的来源 | 第12-14页 |
1.1.3 抗生素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4 抗生素的处理概述 | 第15-16页 |
1.2 Fe(Ⅲ)-羧酸盐配合物体系光化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 第16-20页 |
1.2.1 Fe(Ⅲ)-柠檬酸盐配合物 | 第16-18页 |
1.2.2 Fe(Ⅲ)-草酸盐配合物体系 | 第18-20页 |
1.2.3 Fe(Ⅲ)-柠檬酸盐-草酸盐配合物体系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2 铁(Ⅲ)-CIT-OX体系稳态~·OH自由基稳态浓度 | 第23-39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2.2.1 试剂 | 第24页 |
2.2.2 仪器 | 第24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5-37页 |
2.3.1 稳态~·OH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5-28页 |
2.3.2 Fe(Ⅲ)-cit体系稳态~·OH浓度 | 第28-31页 |
2.3.3 Fe(Ⅲ)-ox体系稳态~·OH浓度 | 第31-33页 |
2.3.4 Fe(Ⅲ)-cit-ox体系稳态~·OH浓度 | 第33-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氟康唑的光降解机理探讨 | 第39-53页 |
3.1 前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试剂 | 第39-40页 |
3.2.2 仪器 | 第40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1-51页 |
3.3.1 Fe(Ⅲ)-cit体系光降解氟康唑的动力学 | 第41-43页 |
3.3.2 Fe(Ⅲ)-ox体系光降解氟康唑的动力学 | 第43-45页 |
3.3.3 Fe(Ⅲ)-cit-ox体系光降解氟康唑的动力学 | 第45-48页 |
3.3.4 氟康唑光降解机制探讨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3-56页 |
4.1 结论 | 第53-55页 |
4.2 建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