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前言第9-25页
    1.1 水稻的抽穗期概念以及影响抽穗期因素第9-12页
        1.1.1 水稻的光感性第10-11页
        1.1.2 水稻的感温性第11页
        1.1.3 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第11-12页
    1.2 水稻抽穗期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杂交水稻的抽穗期在遗传学上的表现第12-13页
        1.2.2 水稻抽穗期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水稻抽穗期基因精细定位与克隆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第17-23页
        1.3.1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第17-21页
            1.3.1.1 亲本的选择第18页
            1.3.1.2 构建分离群体第18-19页
            1.3.1.3 DNA分子标记类型第19-20页
            1.3.1.4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0-21页
        1.3.2 影响QTL定位的主要因素第21-23页
            1.3.2.1 群体类型第21页
            1.3.2.2 样本容量第21页
            1.3.2.3 遗传背景第21-22页
            1.3.2.4 性状遗传力第22页
            1.3.2.5 统计方法第22-23页
            1.3.2.6 阈值的选择第2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5 试验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5-29页
        2.1.1 植物材料第25-27页
        2.1.2 试验所需的试剂、培养基的配制及实验器材第27-29页
    2.2 试验方法第29-33页
        2.2.1 F_2代群体的构建第29页
        2.2.2 SSR标记分析第29-31页
            2.2.2.1 水稻DNA的提取第29-30页
            2.2.2.2 DNA样品的质量检测第30页
            2.2.2.3 SSR引物来源第30页
            2.2.2.4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第30页
            2.2.2.5 尿素—丙烯酰胺变性胶试验过程第30-31页
            2.2.2.6 SSR条带读取和整理第31页
        2.2.3 水稻抽穗期田间调查第31-32页
        2.2.4 QTL分析第32页
        2.2.5 定位验证分析第32-33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3-47页
    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33-38页
        3.1.1 双亲间SSR标记的多态性筛选第33-35页
        3.1.2 F_2代群体的验证第35-36页
        3.1.3 抽穗期情况调查及统计分析第36-38页
        3.1.4 SSR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8页
    3.2 QTL初步定位第38-40页
    3.3 早熟QTL位点的验证与扩大分析第40-44页
        3.3.1 F_2代株系筛选第40页
        3.3.2 早熟位点的验证第40-44页
            3.3.2.1 qHD7的验证第41-44页
            3.3.2.2 qHD8的验证第44页
    3.4 qHd7的进一步定位分析第44-47页
第4章 讨论第47-50页
    4.1 水稻抽穗期研究的意义第47页
    4.2 QTL定位分析第47-48页
        4.2.1 QTL定位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第47页
        4.2.2 影响QTL作图的因素第47-48页
        4.2.3 qHD7的预测第48页
    4.3 下一步试验思路第48-50页
        4.3.1 精细定位qHD7第48-49页
        4.3.2 开展其他性状研究第49-50页
第5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诱导法诱导檀香整体结香及质量初步研究
下一篇:桉树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对青枯病菌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