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神经官能症论文

基底外侧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环路调控强迫样检查行为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39页
    1.1 强迫症的概述第11-16页
        1.1.1 强迫症的类型第11-13页
        1.1.2 强迫症的家族研究第13-15页
        1.1.3 强迫症的双胞胎研究第15页
        1.1.4 强迫症的遗传连锁的研究第15-16页
    1.2 强迫症认知功能的研究第16-18页
    1.3 强迫症的神经环路研究第18-23页
        1.3.1 强迫症的CSTC环路第19-20页
        1.3.2 眶额皮层与强迫症第20-21页
        1.3.3 前扣带回皮层与强迫症第21页
        1.3.4 杏仁核与强迫症第21-23页
    1.4 谷氨酸信号功能失衡与强迫症第23-28页
        1.4.1 强迫症的临床研究第23-24页
        1.4.2 强迫症的动物遗传模型第24-28页
            1.4.2.1 D1CT-7转基因小鼠第25页
            1.4.2.2 Dlgap3(SAPAP3)基因敲除小鼠第25-26页
            1.4.2.3 Slitrk5基因敲除小鼠第26-27页
            1.4.2.4 信号衰减模型第27-28页
            1.4.2.5 石珠掩埋模型第28页
    1.5 喹吡罗诱导的持续样行为第28-30页
    1.6 评估动物模型的有效性第30-32页
    1.7 强迫症的治疗第32-35页
        1.7.1 谷氨酸系统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作用第33-34页
        1.7.2 强迫症的物理治疗第34-35页
    1.8 自闭症患者的焦虑障碍和强迫症第35-3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9-47页
    2.1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第39-40页
    2.2 实验动物第40页
    2.3 强迫喝糖水行为的小鼠模型第40-41页
    2.4 病毒注射第41-42页
    2.5 在体光遗传操作第42页
    2.6 旷场实验第42-43页
    2.7 在体微透析-HPLC第43页
    2.8 脑片电生理第43-45页
    2.9 免疫荧光第45页
    2.10 统计分析和药物第45-47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47-71页
    3.1 强迫检查的小鼠模型的建立第47-51页
    3.2 强迫样检查行为小鼠的BLA-mPFC功能连接增加第51-53页
    3.3 BLA~(Glu)-mPFC神经环路的解析第53-59页
    3.4 强迫样检查的小鼠投射到mPFC的BLA~(Glu)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第59-64页
    3.5 BLA~(Glu)→mPFC神经通路调控小鼠强迫检查行为第64-66页
    3.6 mPFC~(GABA-Glu)微环路在强迫检查行为中的作用第66-71页
第4章 讨论第71-79页
参考文献第79-95页
附录1 缩略词表第95-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CP2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与线粒体分裂/融合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前额皮层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绝对浓度的磁共振波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