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文献回顾 | 第15-22页 |
第一部分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 | 第15-17页 |
1 NAFLD的自然病程及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2 NAFLD的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去乙酰化酶SIRT6 | 第17-22页 |
1 Sirtuins家族 | 第17页 |
2 SIRT1的概述 | 第17-18页 |
3 SIRT6的概述 | 第18-22页 |
3.1 SIRT6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 第18-19页 |
3.2 SIRT6在糖脂代谢中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第一部分 构建SIRT6肝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 | 第22-32页 |
1 材料 | 第22-2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29页 |
2.1 采用Cre/Loxp系统构建SIRT6肝细胞特异敲除小鼠 | 第25页 |
2.2 小鼠基因型鉴定 | 第25-27页 |
2.3 组织标本采集 | 第27页 |
2.4 组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WB) | 第27-28页 |
2.5 免疫组织化学 | 第28-29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结果 | 第29-31页 |
3.1 SIRT6-LKO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3.2 SIRT6-LKO小鼠验证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二部分 肝脏SIRT6缺失加重STZ-HFD诱导的脂肪肝及高血糖 | 第32-40页 |
1 材料 | 第32-33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2页 |
1.2 主要试剂及药物 | 第32页 |
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第32-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2.1 小鼠分组 | 第33页 |
2.2 STZ-HFD诱导的小鼠脂肪肝模型 | 第33页 |
2.3 造模后检测及观察指标 | 第33页 |
2.4 样本采集及送检 | 第33-34页 |
2.5 HE染色 | 第34页 |
2.6 油红O染色 | 第34-35页 |
3 结果 | 第35-39页 |
3.1 相同饮食条件下,SIRT6-LKO和WT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差异 | 第35页 |
3.2 肝脏SIRT6缺失加重STZ-HFD诱导的血糖紊乱 | 第35-36页 |
3.3 肝脏SIRT6缺失加重STZ-HFD诱导脂肪肝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SIRT6敲除肝细胞系促进脂质生成的相关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40-49页 |
1 材料 | 第40-41页 |
1.1 实验细胞系 | 第4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第41页 |
2 方法 | 第41-44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41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41-42页 |
2.3 总的RNA提取 | 第42页 |
2.4 RT-PCR | 第42-43页 |
2.5 Real-TimePCR实验 | 第43页 |
2.6 蛋白质印记实验(WesrenBlot) | 第43页 |
2.7 Bodipay染色 | 第43-44页 |
3 结果 | 第44-48页 |
3.1 人肝脏细胞敲除SIRT6后促进脂质形成 | 第44-45页 |
3.2 人肝脏细胞系敲除SIRT6后C/EBPα表达下调 | 第45-46页 |
3.3 过表达SIRT6后C/EBPα表达上调 | 第46-47页 |
3.4 改变SIRT1后未能明显影响SIRT6和C/EBPα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第四部分 探究C/EBPΑ在肝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 | 第49-57页 |
1 材料 | 第49-50页 |
1.1 实验细胞系 | 第4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1.3 主要仪器及器材 | 第50页 |
2 方法 | 第50-52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50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50页 |
2.3 细胞病毒转染 | 第50-51页 |
2.4 总的RNA提取 | 第51页 |
2.5 RT-PCR | 第51页 |
2.6 Real-TimePCR实验 | 第51页 |
2.7 蛋白质印记实验(WesrenBlot) | 第51页 |
2.8 尼罗红染色 | 第51-52页 |
2.9 油红O染色 | 第52页 |
3 结果 | 第52-57页 |
3.1 成功构建C/EBPα敲减L02细胞系 | 第52-53页 |
3.2 构建C/EBPα过表达L02细胞系 | 第53-54页 |
3.3 敲减C/EBPα促进肝细胞脂质形成 | 第54-57页 |
4 讨论 | 第57页 |
第五部分 SIRT6调控C/EBPΑ的机制探讨 | 第57-65页 |
1 材料 | 第57页 |
1.1 实验细胞系 | 第5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7页 |
2 方法 | 第57-61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57-58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58页 |
2.3 细胞病毒转染 | 第58页 |
2.4 总的RNA提取 | 第58页 |
2.5 RT-PCR | 第58页 |
2.6 chip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第58-61页 |
2.7 免疫共沉淀 | 第61页 |
3 结果 | 第61-64页 |
3.1 SIRT6可结合在C/EBPα的启动子区域 | 第61-62页 |
3.2 SIRT6的去乙酰化酶活性影响C/EBPα的表达水平 | 第62-63页 |
3.3 SIRT6不能与C/EBPα相互作用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