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研究工作第10-11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Android安全机制与相关知识第13-24页
    2.1 Android系统体系结构第13-14页
        2.1.1 Linux内核层第14页
        2.1.2 库和Android运行环境第14页
        2.1.3 应用程序框架第14页
        2.1.4 应用程序层第14页
    2.2 Android安全机制第14-19页
        2.2.1 沙箱机制第15页
        2.2.2 权限机制第15-18页
        2.2.3 签名机制第18-19页
    2.3 Android组件介绍第19-23页
        2.3.1 Android应用组件第19-21页
        2.3.2 Android组件间通信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方法第24-33页
    3.1 Android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模型第24-25页
    3.2 检测方法原理第25-28页
        3.2.1 静态分析方法原理第25-26页
        3.2.2 污点分析方法原理第26-27页
        3.2.3 动态测试方法原理第27-28页
    3.3 隐私数据泄露分类第28-32页
        3.3.1 敏感数据流隐私泄露第28-30页
        3.3.2 漏洞代码隐私泄露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应用程序隐私数据泄露检测系统概述第33-38页
    4.1 系统功能第33页
    4.2 系统框架第33-35页
    4.3 系统流程第35-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LeakDroid系统设计第38-51页
    5.1 LeakDroid静态框架第38-48页
        5.1.1 程序预处理模块第39-40页
        5.1.2 暴露组件标记模块第40-42页
        5.1.3 API误用可达性分析模块第42-44页
        5.1.4 Intent信息提取模块第44-46页
        5.1.5 单组件/组件间隐私数据泄露检测模块第46-48页
    5.2 LeakDroid动态框架第48-50页
        5.2.1 暴露组件可达性测试模块第48-49页
        5.2.2 系统API监控模块第49-50页
        5.2.3 日志记录模块第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论分析第51-62页
    6.1 测试环境第51页
    6.2 测试样本选择第51-52页
    6.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52-61页
        6.3.1 实际应用测试第52-54页
        6.3.2 样本应用测试第54-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总结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6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点-漆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多酚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苯并咪唑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