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我国农药行业废水处理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 我国农药行业废水处理的方法 | 第12-14页 |
1.2.1 活性炭吸附法 | 第12-13页 |
1.2.2 树脂吸附法 | 第13-14页 |
1.2.3 催化氧化法 | 第14页 |
1.2.4 焚烧法 | 第14页 |
1.2.5 微电解法 | 第14页 |
1.3 活性污泥工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4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及在我国的应用 | 第16-20页 |
1.4.1 MBR技术的发展情况 | 第16-17页 |
1.4.2 MBR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4.3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4 MBR的优点 | 第19-20页 |
1.4.5 MBR的缺点 | 第20页 |
1.5 三相流化床技术 | 第20页 |
1.6 优士公司废水处理概况介绍 | 第20-22页 |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8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菊酯废水除磷的实验研究 | 第23-30页 |
2.1 化学沉淀除磷的方法和机理 | 第23-24页 |
2.1.1 铝盐除磷 | 第23-24页 |
2.1.2 铁盐除磷 | 第24页 |
2.1.3 钙盐除磷 | 第24页 |
2.2 化学沉淀除磷工艺的选用 | 第24-25页 |
2.3 实验 | 第25-26页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6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3.3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4.1 化学药剂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2 Ca(OH)_2乳液投加量对pH值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3 Ca(OH)_2乳液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4 除磷过程中废水COD值的变化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菊酯废水一级处理—MBR技术研究 | 第30-43页 |
3.1 超滤膜的选择 | 第30-32页 |
3.2 MBR运行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32-33页 |
3.3 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33-38页 |
3.4 MBR示范装置的驯化和稳定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菊酯废水二级处理—三相流化床技术研究 | 第43-69页 |
4.1 三相流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路线 | 第44页 |
4.2 实验废水来源及配制方法 | 第44-45页 |
4.3 实验所用器材 | 第45-46页 |
4.4 高效菌种筛选并投加 | 第46-53页 |
4.4.1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4.2 高效菌株的初筛结果 | 第47页 |
4.4.3 特征污染物功能菌株的筛选 | 第47-51页 |
4.4.4 混合投菌实验 | 第51-52页 |
4.4.5 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培养条件 | 第52-53页 |
4.6 三相流化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性能的测试 | 第53-54页 |
4.6.1 反应器型式与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4.7 小试装置的建立与优化 | 第54-57页 |
4.7.1 小试装置的设计 | 第54-55页 |
4.7.2 小试工艺的优化 | 第55-57页 |
4.8 500 L中试装置的建立与优化 | 第57-64页 |
4.8.1 气含率的测定 | 第57-58页 |
4.8.2 充氧性能的测定 | 第58-59页 |
4.8.3 初始流化速度的测定 | 第59-60页 |
4.8.4 500 L中试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 第60-63页 |
4.8.5 500 L中试工艺优化与确立 | 第63-64页 |
4.9 50 m~3中试装置的设计 | 第64-67页 |
4.9.1 充氧性能的测评 | 第64-65页 |
4.9.2 传质性能的分析 | 第65-66页 |
4.9.3 50 m~3中试工艺的确立与优化 | 第66-67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 菊酯废水三级处理—好氧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69-74页 |
5.1 废水优化实验 | 第69-73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研究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