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处理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安全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危害 | 第13页 |
1.3.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13页 |
1.3.2 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 第13页 |
1.4 垃圾渗滤液处理国内外现状 | 第13-16页 |
1.4.1 物理化学法 | 第14-16页 |
1.4.2 生物处理法 | 第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1.7 高压脉冲装置 | 第19-21页 |
2 高压脉冲放电-三维电极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 | 第21-40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1-24页 |
2.1.1 试剂溶液的配制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1.3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1.4 测量方法 | 第23-24页 |
2.2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过程 | 第24-29页 |
2.3 脉冲放电实验 | 第29-36页 |
2.3.1 放电电压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2 催化剂(Fe~(2+))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3 放电脉宽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4 放电频率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5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2.4 三维电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 | 第36-40页 |
2.4.1 电流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 | 第37页 |
2.4.2 活性炭对水样处理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 生化处理实验研究 | 第40-46页 |
3.1 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40-41页 |
3.2 可生化性实验 | 第41-42页 |
3.3 生化实验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44页 |
3.3.1 曝气量及时间对COD去除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 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酚类的机理研究 | 第46-57页 |
4.1 苯酚及其臭氧化物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46-49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46-48页 |
4.1.2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4.2 臭氧氧化苯酚降解完全反应路径的机理研究 | 第49-57页 |
4.2.1 对醌臭氧化分解 | 第50-52页 |
4.2.2 邻醌臭氧化分解 | 第52-55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