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现状 | 第14-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20-27页 |
1.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0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1.4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1.5 样本量计算 | 第21页 |
2.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21-26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2 干预方法 | 第22页 |
2.3 研究指标和工具 | 第22-24页 |
2.4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4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4-26页 |
3.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页 |
3.1 数据管理 | 第26页 |
3.2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4.伦理原则 | 第26-27页 |
4.1 自愿原则 | 第26页 |
4.2 保密原则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结果 | 第28-48页 |
1.一般资料 | 第28-30页 |
2.三组患者脂肪乳致静脉炎的分级和特点比较 | 第30-31页 |
3.三种药物对脂肪乳致静脉炎的疗效比较 | 第31-32页 |
4.三种药物对Ⅰ级静脉炎治疗效果的比较 | 第32-34页 |
5.三种药物对Ⅱ级静脉炎治疗效果的比较 | 第34-36页 |
6.三种药物对Ⅲ级静脉炎治疗效果的比较 | 第36-38页 |
7.三种药物对缓解静脉炎患者24小时疼痛的效果比较 | 第38-41页 |
8.三种药物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时间的比较 | 第41-46页 |
9.三种药物对脂肪乳致静脉炎的治愈时间的比较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附图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69页 |
综述 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 第69-8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