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6页 |
1.1.1 压电材料性能及其在微型结构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1.2 压电层合结构尺度效应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尺度效应相关理论的进展 | 第16-19页 |
1.2.1 建立尺度效应的力学模型的背景 | 第16页 |
1.2.2 利用应变梯度建立尺度效应力学模型的起源 | 第16-17页 |
1.2.3 考虑尺度效应的弹性应变梯度理论进展 | 第17-18页 |
1.2.4 考虑尺度效应的修正偶应力理论进展 | 第18-19页 |
1.3 压电层合结构介绍及其尺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3.1 几种典型的压电层合梁结构介绍 | 第19-22页 |
1.3.2 尺度相关的压电微结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4 各章内容简介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压电层合梁的模型建立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新修正偶应力理论 | 第25-26页 |
2.3 新修正偶应力理论下的压电层合梁模型 | 第26-33页 |
2.3.1 Timoshenko梁模型 | 第26-27页 |
2.3.2 压电层合梁的基本方程 | 第27-30页 |
2.3.3 压电层合梁的本构关系计算 | 第30-32页 |
2.3.4 压电层合梁的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贴有整段压电层的PZT复合材料层合梁的求解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压电层合梁模型位移和转角的解 | 第35-40页 |
3.2.1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37-38页 |
3.2.2 两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38页 |
3.2.3 两端简支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38-39页 |
3.2.4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39-40页 |
3.2.5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40页 |
3.3 考虑尺度效应的模型实例分析 | 第40-47页 |
3.3.1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边界条件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3.3.2 两端简支边界条件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3.3.3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边界条件下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贴有一段压电层的PZT复合材料层合梁模型 | 第48-5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贴有一段压电层的PZT复合材料层合梁模型 | 第48-49页 |
4.3 不同边界条件下PZT层合梁的位移和转角的解 | 第49-52页 |
4.3.1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49-50页 |
4.3.2 两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50页 |
4.3.3 两端简支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50-51页 |
4.3.4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51-52页 |
4.3.5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不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第52页 |
4.4 实例计算与分析 | 第52-54页 |
4.4.1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边界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4.2 两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4.3 一端固定一端简支可移动边界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本文总结 | 第56-5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