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5-27页 |
1.1 低温和干旱对葡萄生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植物抗寒旱调控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植物对低温和干旱信号的感受 | 第16-17页 |
1.2.2 植物抗寒旱调控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7-18页 |
1.2.3 植物抗寒旱调控的分子机理 | 第18-20页 |
1.3 葡萄抗寒旱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4 WRKY转录因子 | 第22-25页 |
1.4.1 WRKY基因家族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1.4.2 WRKY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 | 第23-25页 |
1.5 葡萄中WKRY转录因子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VaWRKY12调控山葡萄低温应答的机理研究 | 第27-8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9-3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2.1.2 菌株和载体 | 第29页 |
2.1.3 化学试剂及常用培养基 | 第29-31页 |
2.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2.1.5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32-3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4-57页 |
2.2.1 总RNA提取 | 第34-35页 |
2.2.2 总RNA的纯化 | 第35-36页 |
2.2.3 cDNA的合成 | 第36页 |
2.2.4 VaWRKY12基因ORF区的扩增 | 第36-37页 |
2.2.5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7页 |
2.2.6 PCR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 第37-38页 |
2.2.7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38页 |
2.2.8 质粒提取及目的片段测序 | 第38-39页 |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9页 |
2.2.10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39-40页 |
2.2.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页 |
2.2.12 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2.2.13 烟草叶片瞬时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41-42页 |
2.2.14 高纯度质粒大提 | 第42-43页 |
2.2.15 拟南芥原生质体分离纯化 | 第43页 |
2.2.16 PEG介导的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 | 第43-44页 |
2.2.17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44页 |
2.2.18 农杆菌电击转化 | 第44-45页 |
2.2.19 烟草叶片的瞬时转化 | 第45页 |
2.2.20 GFP荧光观察 | 第45页 |
2.2.2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2.2.22 酵母单杂载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2.2.2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 | 第47-48页 |
2.2.24 转基因拟南芥插入及表达验证 | 第48页 |
2.2.25 转基因拟南芥抗寒性表型鉴定 | 第48-49页 |
2.2.26 转基因拟南芥生理指标测定 | 第49-50页 |
2.2.27 山葡萄叶柄转化诱导转基因愈伤 | 第50-51页 |
2.2.28 转基因愈伤冰点测定 | 第51-52页 |
2.2.29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 第52-53页 |
2.2.30 转基因愈伤RNA-Seq分析 | 第53页 |
2.2.31 酵母双杂载体构建 | 第53页 |
2.2.32 酵母双杂文库cDNA的合成 | 第53-55页 |
2.2.33 酵母双杂文库的构建 | 第55-56页 |
2.2.34 酵母双杂文库的筛选 | 第56-57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57-80页 |
2.3.1 VaWRKY12序列克隆与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2.3.2 VaWRKY12蛋白同源性比对及聚类分析 | 第58-60页 |
2.3.3 低温和外源激素处理下VaWRKY12的表达分析 | 第60-61页 |
2.3.4 VaWRKY12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的定位 | 第61-64页 |
2.3.5 低温处理下VaWRKY12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的定位 | 第64-65页 |
2.3.6 烟草叶片中VaWRKY12的定位 | 第65-67页 |
2.3.7 VaWRKY12对W-box结合的分析 | 第67-69页 |
2.3.8 转基因拟南芥抗寒性分析 | 第69-71页 |
2.3.9 过表达VaWRKY12拟南芥抗氧化等生理反应 | 第71-72页 |
2.3.10 转基因葡萄愈伤抗寒性分析 | 第72-74页 |
2.3.11 转基因葡萄愈伤RNA-Seq分析 | 第74-77页 |
2.3.12 山葡萄低温处理下叶片的酵母双杂文库的构建 | 第77页 |
2.3.13 诱饵蛋白转录自激活活性与毒性分析 | 第77-78页 |
2.3.14 VaWRKY12酵母双杂文库筛选与测序分析 | 第78-80页 |
2.4 讨论 | 第80-85页 |
第3章 VaWRKY14调控山葡萄抗旱胁迫的功能分析 | 第85-10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85-8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85页 |
3.1.2 菌株和载体 | 第85页 |
3.1.3 化学试剂及常用培养基 | 第85页 |
3.1.4 引物合成与测序 | 第85-8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87-88页 |
3.2.1 转基因拟南芥抗旱表型鉴定 | 第87页 |
3.2.2 转基因拟南芥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第87-88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88-98页 |
3.3.1 VaWRKY14序列克隆及结构分析 | 第88-90页 |
3.3.2 VaWRKY14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验证 | 第90-92页 |
3.3.3 干旱、低温和外源激素处理下VaWRKY14的表达分析 | 第92-93页 |
3.3.4 过表达VaWKRY14拟南芥株系抗旱性分析 | 第93-95页 |
3.3.5 过表达VaWKRY14拟南芥RNA-Seq分析 | 第95-98页 |
3.4 讨论 | 第98-10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4.1 结论 | 第101-102页 |
4.2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