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数字电路论文

基于并行交替采样的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

摘要第10-11页
ABSTRCA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课题来源第12页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4-17页
        1.2.1 TI-ADC技术及产品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TI-ADC系统失配误差校正技术发展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TI-ADC系统模型及误差分析第18-35页
    2.1 ADC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第18-21页
        2.1.1 ADC基本工作原理第18页
        2.1.2 ADC的主要性能指标第18-21页
    2.2 TI-ADC原理及HFB模型分析第21-25页
    2.3 通道失配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25-34页
        2.3.1 偏置失配误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第25-27页
        2.3.2 增益失配误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第27-29页
        2.3.3 时延失配误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第29-31页
        2.3.4 频率相关失配误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第31-33页
        2.3.5 失配误差对比分析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TI-ADC系统失配误差估计与补偿第35-54页
    3.1 失配误差估计算法研究第35-43页
        3.1.1 基于数据统计的误差估计算法第35-41页
        3.1.2 基于正弦拟合的通道失配误差估计算法第41-43页
        3.1.3 误差估计算法的改进与延伸第43页
    3.2 时延失配误差补偿算法研究第43-53页
        3.2.1 三次样条插值补偿算法第44-48页
        3.2.2 基于完美重构滤波器的误差补偿算法第48-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基于TI-ADC架构的数字接收机设计与实现第54-72页
    4.1 采集与存储系统总体设计第54页
    4.2 采集子系统设计第54-60页
        4.2.1 采集板设计第55-56页
        4.2.2 JESD204B接口第56-57页
        4.2.3 光模块及Aurora协议第57-60页
    4.3 存储子系统设计第60-67页
        4.3.1 磁盘阵列搭建第60-61页
        4.3.2 光纤传输板卡设计第61-64页
        4.3.3 高速数据缓存模块设计第64-67页
    4.4 实测数据分析第67-71页
        4.4.1 采集子卡性能测试第67-68页
        4.4.2 误差估计及补偿算法测试结果第68-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72-74页
    5.1 工作总结第72页
    5.2 工作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视觉的快速运动目标跟踪及抓取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红外辐射变化波形的弹道目标识别神经网络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