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5-17页 |
第1章 选题依据 | 第17-3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1.1 柑橘的重要地位 | 第17页 |
1.1.2 柑橘果实的重要价值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9-28页 |
1.2.1 柑橘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状况 | 第19-24页 |
1.2.2 基于LC-MS的柑橘代谢组学研究 | 第24-28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1.4 本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8-29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1.4.3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9页 |
1.5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1.5.1 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1.5.2 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1.6 特色与创新 | 第31-33页 |
第2章 基于UPLC-QTOF-MS测定宽皮柑橘和橙类中的多甲氧基类黄酮 | 第33-49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2.2.3 样品制备 | 第35页 |
2.2.4 UPLC-PDA-ESI-MSE条件 | 第35-3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2.3.1 多甲氧基黄酮的定性分析 | 第36-44页 |
2.3.2 多甲氧基黄酮的定量分析 | 第44-46页 |
2.3.3 方法学验证 | 第46-47页 |
2.4 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宽皮柑橘和甜橙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9-83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50-5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51页 |
3.2.4 UPLC-QTof-MS条件 | 第51页 |
3.2.5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 | 第51-52页 |
3.2.6 数据分析与处理软件 | 第5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2-81页 |
3.3.1 基于UPLC-Q-TOF-MS宽皮柑橘和橙果皮化学成分分析 | 第52-78页 |
3.3.2 不同种类柑橘化学成分的比较 | 第78-79页 |
3.3.3 柑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79-80页 |
3.3.4 宽皮柑橘和橙类化学成分和抗氧化相关研究 | 第80-81页 |
3.4 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基于UPLC-QTOF-MS平台的宽皮柑橘和橙代谢组学研究 | 第83-101页 |
4.1 引言 | 第83-8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4-85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8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84-85页 |
4.2.3 样品准备 | 第85页 |
4.2.4 UPLC-QTof-MS条件 | 第85页 |
4.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8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85-99页 |
4.3.1 UPLC-QTof-MS代谢图谱采集 | 第85-87页 |
4.3.2 数据预处理 | 第87-88页 |
4.3.3 多元统计分析 | 第88-99页 |
4.4 小结 | 第99-101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01-10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01页 |
5.2 展望 | 第101-103页 |
5.2.1 多甲氧基类黄酮的纯化 | 第102页 |
5.2.2 柑橘代谢组学的研究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附录一 | 第115-123页 |
附录二 | 第123-151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