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防眩光(AG)玻璃 | 第9-13页 |
1.1.1 眩光的形成 | 第9页 |
1.1.2 AG玻璃简介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1.3 AG玻璃的防眩原理 | 第10-13页 |
1.2 溶胶-凝胶法 | 第13-15页 |
1.2.1 溶胶-凝胶法简介 | 第13-14页 |
1.2.2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14页 |
1.2.3 溶胶-凝胶法的工艺流程 | 第14-15页 |
1.3 AG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9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实验条件及设备 | 第21-27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 AG玻璃的主要特性及研究工具 | 第21-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3. 碱催化制备Si02薄膜 | 第27-34页 |
3.1 正硅酸四乙酯的碱催化反应机理及应用 | 第27-28页 |
3.2 制备SiO_2薄膜 | 第28-30页 |
3.2.1 SiO_2溶胶的配制 | 第28页 |
3.2.2 SiO_2薄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3.3 Y型管的引入 | 第30-33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30-31页 |
3.3.2 溶胶FTIR分析 | 第31-32页 |
3.3.3 薄膜的光学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4. 酸催化制备SIO_2薄膜 | 第34-42页 |
4.1 正硅酸四乙酯的酸催化反应机理及应用 | 第34-35页 |
4.2 制备SiO_2薄膜 | 第35-37页 |
4.2.1 SiO_2溶胶的配制 | 第35页 |
4.2.2 SiO_2薄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35-37页 |
4.3 TEOS含量对薄膜AG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4.4 HCl含量对薄膜AG指标的影响 | 第39-41页 |
4.5 小结 | 第41-42页 |
5. 硅烷偶联剂对薄膜光学指标及性能的影响 | 第42-50页 |
5.1 硅烷偶联剂介绍 | 第42-43页 |
5.2 MTES对AG薄膜的影响 | 第43-46页 |
5.2.1 MTES介绍 | 第43-44页 |
5.2.2 MTES含量对AG薄膜光学指标的影响 | 第44-46页 |
5.2.3 MTES含量对AG薄膜附着性的影响 | 第46页 |
5.3 KH560对AG薄膜的影响 | 第46-49页 |
5.3.1 KH560介绍 | 第46-47页 |
5.3.2 KH560含量对AG薄膜光学指标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3 KH560含量对AG薄膜附着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0页 |
6. 闪点的研究 | 第50-65页 |
6.1 引言 | 第50页 |
6.2 闪点的成因 | 第50-53页 |
6.2.1 闪点简介 | 第50-51页 |
6.2.2 理论分析 | 第51-52页 |
6.2.3 FDTD Solutions仿真 | 第52-53页 |
6.3 实验设计 | 第53-54页 |
6.4 实验结果及“闪度”的提出 | 第54-63页 |
6.4.1 散斑与“闪度” | 第54-57页 |
6.4.2 闪度和激光笔波长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6.4.3 闪度和激光笔功率之间的关系 | 第58-61页 |
6.4.4 重复性测试 | 第61-62页 |
6.4.5 闪度测量仪器的设计 | 第62-63页 |
6.5 小结 | 第63-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