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GIS的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乐亭县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基本概念第11-12页
        1.2.1 土地第11页
        1.2.2 耕地第11-12页
        1.2.3 耕地后备资源第12页
    1.3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 GIS技术支持第15-16页
        1.4.1 叠加分析第15页
        1.4.2 缓冲区分析第15页
        1.4.3 统计分析第15-16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
    1.6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1.7 总体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8-20页
    2.1 生态经济理论第18页
    2.2 人地关系理论第18-19页
    2.3 土地价值理论第19页
    2.4 可持续利用理论第19-20页
第3章 区域概况及数据预处理第20-28页
    3.1 区域概况第20-23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20-21页
        3.1.2 自然条件第21-22页
        3.1.3 社会经济状况第22页
        3.1.4 土地生态环境第22-23页
    3.2 土地利用状况第23-24页
    3.3 资料收集第24页
    3.4 数据预处理第24-28页
        3.4.1 图件扫描矢量化第24-25页
        3.4.2 图像校正配准第25-26页
        3.4.3 数据格式转换第26页
        3.4.4 投影变换第26页
        3.4.5 坐标转换第26-28页
第4章 乐亭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宜耕性评价第28-48页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第28页
    4.2 评价对象的分布情况第28-31页
    4.3 评价单元的选择第31-33页
    4.4 指标因子的确定第33-38页
        4.4.1 指标因子选取的原则第33页
        4.4.2 指标因子选取的相关规定第33-36页
        4.4.3 指标因子的获取方法研究第36-37页
        4.4.4 指标因子的确定第37-38页
    4.5 评价指标专题图制作第38-43页
        4.5.1 生态条件专题图第38-39页
        4.5.2 排水条件专题图第39-41页
        4.5.3 耕作便利程度专题图第41-43页
    4.6 实地调查第43-47页
    4.7 数据库建设第47-48页
第5章 乐亭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宜耕性评价结果分析第48-58页
    5.1 评价结果第48页
    5.2 宜耕后备资源分析第48-51页
    5.3 不宜耕土地的分析第51-54页
    5.4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制约因素第54-55页
        5.4.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第54-55页
        5.4.2 制约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第55页
    5.5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第55-56页
        5.5.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目标第55-56页
        5.5.2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第56页
    5.6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复垦建议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导师简介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驱动背景下广东省海洋渔业转型发展及实施路径研究
下一篇:乡村转型背景下农户家庭体制转换与生活满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