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生物监测、生态监测论文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水稻铬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致谢第7-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主要英文缩写表第23-2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6-3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6-27页
    1.2 常用检测技术第27-28页
    1.3 LIBS技术简介第28-33页
        1.3.1 基本原理第28-29页
        1.3.2 技术优势第29页
        1.3.3 研究现状第29-33页
    1.4 LIBS技术作物重金属检测主要问题第33-34页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4-36页
    1.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7-52页
    2.1 实验材料第37页
    2.2 实验仪器第37-43页
        2.2.1 激光器第38-39页
        2.2.2 光谱仪第39-41页
        2.2.4 样品台第41页
        2.2.5 光路系统第41-42页
        2.2.6 数字延时发生器第42页
        2.2.7 附属配件第42-43页
    2.3 光谱预处理方法第43-46页
        2.3.1 数据归一化第44-45页
        2.3.2 异常光谱剔除第45页
        2.3.3 光谱平均第45-46页
    2.4 光谱建模方法第46-49页
        2.4.1 单变量建模方法第46-47页
        2.4.2 多变量建模方法第47-49页
    2.5 主要评价指标第49-51页
    2.6 数据处理软件第51页
    2.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水稻重金属胁迫程度快速诊断方法研究第52-72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试验设计与试验样本制备第52-54页
        3.2.1 水稻样本栽培第52-53页
        3.2.2 水稻样本制备第53-54页
        3.2.3 光谱数据采集第54页
    3.3 LIBS光谱预处理第54-58页
        3.3.1 数据归一化第54-56页
        3.3.2 异常光谱剔除第56-57页
        3.3.3 光谱平均第57-58页
        3.3.4 样本集划分第58页
    3.4 光谱特征分析第58-60页
    3.5 水稻重金属胁迫程度快速诊断方法第60-70页
        3.5.1 PCA定性分析第60-63页
        3.5.2 基于全谱的水稻重金属胁迫程度快速诊断第63-65页
        3.5.3 基于特征波长的水稻重金属胁迫程度快速诊断第65-70页
    3.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基于水分效应去除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第72-88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72-75页
        4.2.1 水稻样本栽培第72-73页
        4.2.2 水稻样本制备第73页
        4.2.3 样本含水率检测第73页
        4.2.4 光谱数据采集第73-74页
        4.2.5 铬参考值获取第74页
        4.2.6 光谱数据分析第74页
        4.2.7 理论基础第74-75页
    4.3 水分效应对信号影响研究第75-80页
        4.3.1 水分效应对光谱特征影响第75-77页
        4.3.2 水分效应对光谱稳定性影响第77-78页
        4.3.3 水分效应对等离子体特性影响第78-80页
    4.4 水分和LIBS光谱相关性研究第80-82页
    4.5 水稻重金属铬定量检测方法第82-86页
    4.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基于532 nm和1064 nm波长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第88-103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试验设计与试验样本制备第89-90页
        5.2.1 水稻样本栽培第89页
        5.2.2 水稻样本制备第89页
        5.2.3 光谱数据采集第89页
        5.2.4 铬参考值获取第89-90页
        5.2.5 光谱数据分析第90页
    5.3 光谱特性分析第90-92页
    5.4 延时时间对谱线信号影响第92-93页
    5.5 激光能量对谱线信号影响第93-96页
    5.6 透镜到样本距离对谱线信号影响第96-98页
    5.7 基于不同激光波长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第98-102页
    5.8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基于双脉冲信号增强技术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研究第103-129页
    6.1 引言第103页
    6.2 试验设计与试验样本制备第103-104页
        6.2.1 水稻样本栽培第103-104页
        6.2.2 水稻样本制备第104页
        6.2.3 光谱数据采集第104页
        6.2.4 铬参考值获取第104页
        6.2.5 光谱数据分析第104页
    6.3 基于共线双脉冲信号增强技术的水稻重金属铬定量分析第104-116页
        6.3.1 不同脉冲间隔时间的增强效果研究第104-105页
        6.3.2 不同激光能量比值的增强效果研究第105-106页
        6.3.3 单双脉冲对谱线特征增强效果研究第106-107页
        6.3.4 基于单双脉冲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第107-116页
    6.4 基于正交双脉冲信号增强技术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第116-126页
        6.4.1 不同脉冲间隔时间的增强效果研究第116-117页
        6.4.2 不同激光能量比值的增强效果研究第117页
        6.4.3 单双脉冲对谱线特征增强效果研究第117-119页
        6.4.4 基于单双脉冲的水稻铬定量检测方法第119-126页
    6.5 基于正交双脉冲信号增强技术的水稻铬可视化技术研究第126-128页
    6.6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3页
    7.1 主要结论第129-131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31页
    7.3 进一步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8页
作者简介第148-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气候变化关系分析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烟草抗低温和抗赤星病相关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