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老龄化进程中社区公共空间的交互设计研究--以苏州市东港新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一、社区公共空间第12-13页
        二、交互设计第13-1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五节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一章 老龄化进程中的社区公共空间第20-26页
    第一节 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第20-22页
        一、居住环境与空间问题第20-21页
        二、公共空间的需求第21页
        三、社会常照机制第21-22页
    第二节 老龄化进程中的现象第22-24页
        一、生理与心理存在的变化第22-23页
        二、老化的机能与新事物的发展第23页
        三、信息获取与传递效率的变化第23-24页
    第三节 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融入交互设计的公共空间第26-38页
    第一节 空间交互设计概述第26-29页
        一、影响空间交互设计因素第26-27页
        二、符号性、虚拟性第27-28页
        三、信息时代下空间交互思考第28-29页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交互设计发展趋势与意义第29-36页
        一、体感交互第29-33页
        二、多媒体互动第33-35页
        三、感官互动第35-36页
    第三节 空间交互设计对老龄化的意义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苏州市东港新村公共空间交互设计构成分析第38-53页
    第一节 东港新村社区背景解析第38页
    第二节 东港新村社区存在问题分析第38-44页
        一、公共空间缺少标志性要素第38-40页
        二、公共空间缺少功能要素第40-42页
        三、公共空间缺少感官要素第42-43页
        四、公共空间缺少情感要素第43-44页
    第三节 设计实践构成分析第44-50页
        一、功能性互动第45-46页
        二、科技型互动第46-48页
        三、情感性互动第48-49页
        四、反馈性互动第49-50页
    第四节 影响设计实践的因素第50-51页
        一、信息技术的影响第50-51页
        二、空间周边环境的影响第51页
        三、参与空间中人的行为的影响第51页
    第五节 老龄化进程中社区公共空间基于社会网络下的设计畅想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作品)第56-57页
图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口窑洞民居活化研究--以怀安县左家房村传统窑居为例
下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评标模式改进与合同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