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一、目标媒体:《中国青年报》 | 第11页 |
二、时间范围及样本选取 | 第11-12页 |
三、分类建构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问题、路径及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一、高考状元报道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二、框架理论下对《中国青年报》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三、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高考状元报道的新闻框架机制 | 第20-29页 |
第一节 选择机制 | 第20-25页 |
一、自采稿件为主 | 第21页 |
二、新闻议题丰富 | 第21-22页 |
三、消息来源多元 | 第22-25页 |
第二节 重组机制 | 第25-29页 |
一、多类新闻体裁建构媒介现实 | 第25-27页 |
二、报道篇幅较大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的结构及特点 | 第29-54页 |
第一节 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结构 | 第30-52页 |
一、高层次结构:高考状元新闻报道主题框架 | 第30-43页 |
二、中层次结构:高考状元新闻报道图示结构 | 第43-45页 |
三、低层次结构:高考状元新闻报道表达框架 | 第45-52页 |
第二节 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特点 | 第52-54页 |
一、数量增加:对高考状元群体的关注度上升 | 第52页 |
二、主题丰富:塑造多元的高考状元媒介形象 | 第52-53页 |
三、语言多变:不同类型的议题不同的语言呈现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54-60页 |
第一节 新闻常规:固化新闻框架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新闻价值:优化新闻框架 | 第55-56页 |
第三节 社会现实:深化新闻框架 | 第56-60页 |
一、国家政策 | 第56-58页 |
二、社会调查报告 | 第58-60页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的传播功能 | 第60-74页 |
第一节 多元议题切实维护高考公平 | 第60-69页 |
一、助推政策修改与制定 | 第60-62页 |
二、新闻文本折射传统观念值得反思 | 第62-63页 |
三、发挥主流大报舆论引导作用 | 第63-69页 |
第二节 合力作用构建高考状元全景图像 | 第69-70页 |
第三节 塑造理性思辨的媒体形象 | 第70-74页 |
一、客观中立:满足受众信息需求 | 第70-71页 |
二、监控环境:维护社会规范 | 第71-72页 |
三、理性思辨:建构平衡多元的新闻场域 | 第72-74页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高考状元报道新闻框架的优化路径 | 第74-78页 |
第一节 扬长避短优化框架 | 第74-75页 |
第二节 议题设置多元平衡框架 | 第75-76页 |
第三节 慎用“高考状元”身份 | 第76页 |
第四节 可视化报道增加框架活力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