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的表达论文

鲈鱼、石斑鱼、豹鳎鱼、泥鳅和臭蛙抗菌肽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的高效表达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抗菌肽第12-14页
        1.1.1 抗菌肽及其抗菌机制第12页
        1.1.2 抗菌肽的功能第12-13页
        1.1.3 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第13页
        1.1.4 抗菌肽的应用第13-14页
    1.2 鱼类和两栖类抗菌肽第14-18页
        1.2.1 鲈鱼抗菌肽第14-15页
        1.2.2 石斑鱼抗菌肽第15页
        1.2.3 豹鳎鱼抗菌肽第15-16页
        1.2.4 泥鳅抗菌肽第16页
        1.2.5 臭蛙抗菌肽第16-18页
    1.3 鱼类和两栖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1 鲈鱼抗菌肽Moronecidin的研究进展第18页
        1.3.2 石斑鱼抗菌肽Epinecidin-1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3 豹鳎鱼抗菌肽Pardaxin-4的研究进展第19页
        1.3.4 泥鳅抗菌肽Misgurin的研究进展第19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34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21-23页
        2.1.1 试剂与培养基第21-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2 抗菌肽的合成第23-25页
        2.2.1 鲈鱼抗菌肽Moronecidin的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第23页
        2.2.2 石斑鱼抗菌肽Epinecidin-1的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第23-24页
        2.2.3 豹鳎鱼抗菌肽Pardaxin-4的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第24页
        2.2.4 泥鳅抗菌肽Misgurin的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第24页
        2.2.5 臭蛙抗菌肽的基因序列设计与合成第24-25页
    2.3 重组菌株的构建与转化第25-34页
        2.3.1 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第25页
        2.3.2 SalI酶线性化重组质粒第25页
        2.3.3 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第25-26页
        2.3.4 感受态的制备、电击转化及活性检测第26-27页
        2.3.5 五种抗菌肽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27页
        2.3.6 生物效价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3.7 重组表达菌株目的基因的鉴定第27页
        2.3.8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第27-28页
        2.3.9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条件第28页
        2.3.10 抗菌肽Tricine-SDS-PAGE小分子蛋白胶鉴定第28-29页
        2.3.11 抗菌肽的高密度发酵第29-30页
        2.3.12 抗菌肽的抗菌谱的确定第30-31页
        2.3.13 抗菌肽的纯化方法第31-32页
        2.3.14 抗菌肽的溶血活性检测第32页
        2.3.15 抗菌肽的耐高温性检测第32页
        2.3.16 抗菌肽的耐酸碱性检测第32-33页
        2.3.17 抗菌肽的耐消化酶性检测第33页
        2.3.18 抗菌肽的质谱检测第33-34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4-59页
    3.1 鲈鱼抗菌肽的重组表达与抑菌活性检测第34-36页
        3.1.1 重组质粒结构图谱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第34页
        3.1.2 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34-35页
        3.1.3 诱导不同时间OD_(600)值的变化及生物效价的测定第35-36页
    3.2 石斑鱼抗菌肽的重组表达与抑菌活性分析第36-39页
        3.2.1 重组质粒结构图谱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第36-37页
        3.2.2 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37-38页
        3.2.3 诱导不同时间OD_(600)值的变化及生物效价的测定第38-39页
    3.3 豹鳎鱼抗菌肽的重组表达与抑菌活性分析第39-48页
        3.3.1 重组质粒结构图谱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第39-40页
        3.3.2 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40-41页
        3.3.3 诱导不同时间OD_(600)值的变化及生物效价的测定第41-42页
        3.3.4 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第42-43页
        3.3.5 抗菌谱第43页
        3.3.6 溶血活性检测第43-44页
        3.3.7 抗菌肽的耐高温性第44页
        3.3.8 抗菌肽的耐酸碱性第44-45页
        3.3.9 抗菌肽的耐消化酶性第45-47页
        3.3.10 抗菌肽的质谱分析第47-48页
    3.4 泥鳅抗菌肽的重组表达与抑菌活性分析第48-56页
        3.4.1 重组质粒结构图谱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第48页
        3.4.2 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48-50页
        3.4.3 诱导不同时间OD_(600)值的变化及生物效价的测定第50页
        3.4.4 Tricine-SDS-PAGE小分子量蛋白胶鉴定第50-51页
        3.4.5 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第51-52页
        3.4.6 抗菌肽的抗菌谱第52-53页
        3.4.7 抗菌肽的溶血活性检测第53页
        3.4.8 抗菌肽的耐高温性第53-54页
        3.4.9 抗菌肽的耐酸碱性第54-55页
        3.4.10 抗菌肽的耐消化酶性第55页
        3.4.11 抗菌肽的质谱分析第55-56页
    3.5 臭蛙抗菌肽的重组表达与抑菌活性分析第56-59页
        3.5.1 重组质粒结构图谱第56页
        3.5.2 摇瓶发酵筛选高效菌株第56-57页
        3.5.3 诱导不同时间OD_(600)值的变化及生物效价的测定第57-59页
4 讨论第59-61页
5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乌拉特蒙古野驴—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喉羚春夏季生境选择研究
下一篇:临近空间艇载声波测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