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燃煤机组变工况下优化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1 火电机组变工况下蒸汽温度调节研究 | 第10-12页 |
1.2.2 主要的汽温调节方式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烟气再循环锅炉热力计算原理 | 第15-31页 |
2.1 烟气再循环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15-18页 |
2.1.1 烟气再循环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2.1.2 烟气再循环的热力计算 | 第16-18页 |
2.2 烟气再循环辐射受热面的计算 | 第18-23页 |
2.2.1 炉膛内工作工程的简化 | 第18-19页 |
2.2.2 锅炉结构及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2.2.3 炉膛换热计算 | 第20页 |
2.2.4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的计算 | 第20-22页 |
2.2.5 分段炉膛热力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2.3 辐射、半辐射及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 第23-29页 |
2.3.1 分割屏过热器 | 第24页 |
2.3.2 后屏过热器 | 第24-25页 |
2.3.3 末级过热器 | 第25-26页 |
2.3.4 高温再热器及低温再热器的换热计算 | 第26页 |
2.3.5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 | 第26-27页 |
2.3.6 烟气转向室 | 第27页 |
2.3.7 炉顶、包覆过热器 | 第27页 |
2.3.8 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 第27-28页 |
2.3.9 空气预热器的计算 | 第28-29页 |
2.4 烟气再循环热力计算中的一些主要假设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传统型烟气再循环系统分析 | 第31-39页 |
3.1 变工况下热力计算分析 | 第31-37页 |
3.1.1 无烟气再循环锅炉特性分析 | 第31-33页 |
3.1.2 烟气再循环锅炉特性分析 | 第33-37页 |
3.2 改进型烟气再循环系统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改进型烟气再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 第39-49页 |
4.1 不同烟气再循环系统性能分析 | 第39-43页 |
4.2 改进型烟气再循环系统的优化 | 第43-47页 |
4.2.1 不同烟气再循环率对锅炉机组影响 | 第43-45页 |
4.2.2 不同燃料输入量对锅炉机组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