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境界论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冯友兰境界论与中国哲学特质 | 第12-21页 |
| 一、冯友兰境界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 (一)人生实践的标准与境界论 | 第12-13页 |
| (二)人生意义与境界论 | 第13-15页 |
| 二、中国哲学的特质与境界论 | 第15-19页 |
| (一)宗教精神与儒家的忧患意识 | 第16-17页 |
| (二)性与命的问题 | 第17-19页 |
| 三、境界论思想与冯友兰的哲学观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冯友兰境界论思想与新理学 | 第21-29页 |
| 一、新理学哲学思想的内涵 | 第21-27页 |
| (一)真际与实际的哲学内涵 | 第22-26页 |
| (二)新理学之理 | 第26-27页 |
| 二、冯友兰境界论思想的内涵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冯友兰境界论问题的探讨 | 第29-37页 |
| 一、冯友兰境界论思想实现所存在的争议 | 第30-31页 |
| 二、冯友兰境界论的理论根基 | 第31-35页 |
| (一)觉解与人生意义 | 第32-33页 |
| (二)觉解与人性 | 第33-35页 |
| 三、境界论思想的实践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冯友兰境界论的价值意义 | 第37-40页 |
| 一、境界的字源意义与超越性意义 | 第37-39页 |
| 二、境界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39-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