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锚固边坡动力响应 | 第18页 |
1.2.2 锚固系统荷载传递机理 | 第18-21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2 含软弱层顺倾锚固岩体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25-67页 |
2.1 概述 | 第25页 |
2.2 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 第25-30页 |
2.2.1 相似理论 | 第25-26页 |
2.2.2 量纲分析法导出相似准则 | 第26-29页 |
2.2.3 模型试验相似常数 | 第29-30页 |
2.3 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材料 | 第30-37页 |
2.3.1 岩石相似材料 | 第31-35页 |
2.3.2 砂浆相似材料 | 第35-36页 |
2.3.3 锚杆相似材料 | 第36-37页 |
2.4 锚固体制作及应变片粘贴 | 第37-46页 |
2.4.1 锚杆表面应变片粘贴 | 第37-41页 |
2.4.2 锚固体制作 | 第41-43页 |
2.4.3 锚固体表面应变片粘贴 | 第43-46页 |
2.5 试验设备及测试系统 | 第46-50页 |
2.5.1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 | 第46-47页 |
2.5.2 传感器的类型及布设 | 第47-50页 |
2.6 模型箱制作及边界处理 | 第50-54页 |
2.6.1 模型箱制作 | 第50-52页 |
2.6.2 边界处理 | 第52-54页 |
2.7 边坡模型制作与传感器安装 | 第54-59页 |
2.7.1 锚固体安装 | 第54-55页 |
2.7.2 边坡模型制作 | 第55-57页 |
2.7.3 传感器安装 | 第57-59页 |
2.8 地震波的选取与试验加载方案 | 第59-65页 |
2.8.1 地震波选取 | 第59-61页 |
2.8.2 试验加载方案 | 第61-65页 |
2.9 边坡模型试验过程 | 第65-66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3 锚固系统地震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67-105页 |
3.1 概述 | 第67页 |
3.2 锚固边坡动力响应 | 第67-72页 |
3.2.1 边坡加速度响应 | 第67-70页 |
3.2.2 边坡位移响应 | 第70-72页 |
3.3 锚固系统动力响应 | 第72-101页 |
3.3.1 锚杆轴向应变 | 第72-76页 |
3.3.2 锚杆轴力分布 | 第76-81页 |
3.3.3 锚杆-砂浆界面剪应力分布 | 第81-87页 |
3.3.4 锚固体轴向应变 | 第87-91页 |
3.3.5 锚固体轴力分布 | 第91-96页 |
3.3.6 砂浆-岩体界面剪应力分布 | 第96-10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1-105页 |
4 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地震动参数效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105-127页 |
4.1 概述 | 第105页 |
4.2 波型效应 | 第105-112页 |
4.2.1 锚杆-砂浆界面剪切作用 | 第106-108页 |
4.2.2 砂浆-岩体界面剪切作用 | 第108-112页 |
4.3 幅值效应 | 第112-118页 |
4.3.1 锚杆-砂浆界面剪切作用 | 第112-115页 |
4.3.2 砂浆-岩体界面剪切作用 | 第115-118页 |
4.4 激振方向效应 | 第118-125页 |
4.4.1 锚杆-砂浆界面剪切作用 | 第118-122页 |
4.4.2 砂浆-岩体界面剪切作用 | 第122-12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1页 |
5.1 结论 | 第127-128页 |
5.2 展望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