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人脸识别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人脸识别常用方法 | 第17-19页 |
1.4 国内外常用人脸数据集简介 | 第19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19-22页 |
1.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基本的特征子空间方法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人脸特征选择 | 第22-26页 |
2.2.1 HOG特征 | 第22-24页 |
2.2.2 LBP特征 | 第24-25页 |
2.2.3 SIFT特征 | 第25-26页 |
2.3 特征提取与降维 | 第26-33页 |
2.3.1 主成分分析 | 第27-28页 |
2.3.2 线性判别分析 | 第28-30页 |
2.3.3 二维主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2.3.4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 第31-33页 |
2.4 分类 | 第33-35页 |
2.4.1 支持向量机 | 第33-34页 |
2.4.2 K近邻分类器 | 第34-35页 |
2.4.3 最小距离分类器 | 第35页 |
2.5 距离度量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流形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38-4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流形学习 | 第38-45页 |
3.2.1 LLE | 第39-41页 |
3.2.2 LPP | 第41-42页 |
3.2.3 图嵌入 | 第42-43页 |
3.2.4 边际费希尔分析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2DNMFA与SVD模糊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46-59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二维边际费希尔分析(2DMFA) | 第46-48页 |
4.3 2DNMFA和SVD的模糊融合识别 | 第48-54页 |
4.3.1 二维无参边际费希尔分析(2DNMFA) | 第48-49页 |
4.3.2 奇异值分解 | 第49-51页 |
4.3.3 模糊融合 | 第51-54页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4.4.1 在CIS三维实时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54-55页 |
4.4.2 在Texas人脸(深度图)上的实验 | 第55-56页 |
4.4.3 在UMIST数据库上的实验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9-60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