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掌骨相关内在肌解剖及延长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实验研究 | 第12-21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2-13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12页 |
1.1.2 实验设备 | 第12页 |
1.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12-13页 |
1.2 结果 | 第13-15页 |
1.2.1 起止于拇指及第一掌骨的肌肉 | 第13页 |
1.2.2 第一掌骨 | 第13页 |
1.2.3 拇短展肌 | 第13-14页 |
1.2.4 拇短屈肌 | 第14页 |
1.2.5 拇对掌肌 | 第14页 |
1.2.6 拇收肌 | 第14-15页 |
1.2.7 骨间肌 | 第15页 |
1.3 结果 | 第15-17页 |
1.4 讨论 | 第17-18页 |
1.4.1 掌指骨截骨位置对肌肉止点的影响 | 第17页 |
1.4.2 截骨方式对肌肉等周围软组织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3 牵拉延长术对骨骼肌的影响 | 第18页 |
1.5 不足 | 第18-19页 |
1.6 结论 | 第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第2章 临床研究 | 第21-29页 |
2.1 资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临床资料 | 第21页 |
2.1.2 影像学检查 | 第21页 |
2.1.3 术前准备 | 第21页 |
2.1.4 手术过程 | 第21-22页 |
2.1.5 术后处理 | 第22页 |
2.1.6 评定方法 | 第22-23页 |
2.1.7 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2 结果 | 第23-25页 |
2.2.1 预后评价 | 第23-24页 |
2.2.2 术后并发症 | 第24-25页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2.3.1 轴向偏移的总结分析 | 第25页 |
2.3.2 虎.挛缩畸形的总结分析 | 第25-27页 |
2.4 小结 | 第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第3章 综述 | 第29-38页 |
3.1 发展简史 | 第29页 |
3.2 牵拉成骨骨修复机制的细胞学现象 | 第29-30页 |
3.3 截骨部位及延长长度、速度 | 第30-31页 |
3.3.1 截骨部位 | 第30页 |
3.3.2 延长长度 | 第30页 |
3.3.3 延长速度 | 第30-31页 |
3.4 掌指骨骨延长的常见方法 | 第31-32页 |
3.4.1 一次性掌指骨延长术 | 第31页 |
3.4.2 掌指骨骨痂延长术 | 第31-32页 |
3.4.3 缓慢牵伸延长术 | 第32页 |
3.5 术后主要并发症 | 第32-34页 |
3.5.1 虎.挛缩畸形 | 第32页 |
3.5.2 截骨骨端早期骨融合及延迟不愈 | 第32-33页 |
3.5.3 偏移畸形 | 第33页 |
3.5.4 延长区的血运障碍及感觉 | 第33页 |
3.5.5 针道感染 | 第33-34页 |
3.5.6 对掌功能障碍 | 第34页 |
3.5.7 再骨折 | 第34页 |
3.6 远期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附录A 附图 | 第39-43页 |
附录B 临床常用评价标准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导师简介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