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螺旋焊管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0-13页 |
1.2.1 螺旋焊管的历史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螺旋焊管发展方向 | 第11-13页 |
1.3 螺旋焊管成型工艺原理 | 第13-14页 |
1.4 螺旋焊管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螺旋焊管成型的理论解析 | 第18-34页 |
2.1 螺旋焊管成型过程的基本假设 | 第18-21页 |
2.1.1 材料模型假设 | 第18-19页 |
2.1.2 弯曲过程假设 | 第19-21页 |
2.2 螺旋焊管成型过程概述 | 第21-22页 |
2.3 成型过程几何分析 | 第22-23页 |
2.4 板边预弯过程分析 | 第23-27页 |
2.4.1 成形缝的桃形尖现象 | 第23-24页 |
2.4.2 控制桃形尖产生的改进措施 | 第24-25页 |
2.4.3 板边预弯装置的设计 | 第25-27页 |
2.5 螺旋焊管弯曲变形的弹复应力 | 第27-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螺旋焊管弯曲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4-55页 |
3.1 ABAQUS介绍 | 第34页 |
3.2 螺旋焊管弯曲成型的有限元模型 | 第34-41页 |
3.2.1 几何模型 | 第34-35页 |
3.2.2 材料模型 | 第35-37页 |
3.2.3 有限元求解器 | 第37页 |
3.2.4 分析步 | 第37-38页 |
3.2.5 边界条件 | 第38页 |
3.2.6 单元类型 | 第38-39页 |
3.2.7 划分网格 | 第39页 |
3.2.8 促进焊管稳定成型的措施 | 第39-41页 |
3.3 焊管变形的特征分析 | 第41-46页 |
3.3.1 变形区域分析 | 第41页 |
3.3.2 最优 2 | 第41-43页 |
3.3.3 板厚变化对管坯直径和残余应力影响 | 第43-45页 |
3.3.4 板宽变化对管坯直径和残余应力影响 | 第45-46页 |
3.4 焊管的板边翘曲问题 | 第46-53页 |
3.4.1 板厚变化对板边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2 板宽变化对板边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建立板边预弯模型 | 第49-50页 |
3.4.4 板边预弯前后管坯尺寸和残余应力分析结果 | 第50-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螺旋焊管残余弹复问题 | 第55-62页 |
4.1 研究残余弹复问题的方法对比 | 第55页 |
4.2 有限元模型中的管坯弹复变形 | 第55-57页 |
4.3 有限元工具计算管坯弹复应力 | 第57-61页 |
4.3.1 板厚变化对管坯弹复应力影响 | 第58-59页 |
4.3.2 板宽变化对管坯弹复应力影响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