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1.2 水铁矿调控农田污染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8-3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3 DGT的制备和放置过程 | 第32-33页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2.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35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水铁矿在土壤中稳定性的研究 | 第36-48页 |
3.1 试验结果 | 第36-45页 |
3.1.1 水铁矿的表征 | 第36-37页 |
3.1.2 外源水铁矿在土壤中的转化 | 第37-38页 |
3.1.3 水铁矿在土壤中转化的动力学 | 第38-40页 |
3.1.4 水铁矿向结晶态铁氧化物的转化 | 第40-42页 |
3.1.5 外源水铁矿老化过程中非稳态铁的变化 | 第42-43页 |
3.1.6 水铁矿老化过程中pH、Eh和Fe(Ⅱ)浓度的变化 | 第43-45页 |
3.2 讨论 | 第45-47页 |
3.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铁矿转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2 不同理化性质对水铁矿转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水铁矿在砷污染土壤中稳定性及其对砷在土壤中化学行为的研究 | 第48-63页 |
4.1 试验结果 | 第48-58页 |
4.1.1 砷在土壤中的老化 | 第48-49页 |
4.1.2 水铁矿在砷污染土壤中转化的动力学 | 第49-51页 |
4.1.3 水铁矿向结晶态铁氧化物的转化以及不同铁氧化物结合态砷的变化 | 第51-53页 |
4.1.4 水铁矿添加后非稳态铁和非稳态砷的的变化 | 第53-56页 |
4.1.5 土壤溶液中Fe(Ⅱ)浓度和土壤Eh的变化 | 第56-57页 |
4.1.6 Eh土壤pH、Fe(Ⅱ)、非稳态铁和非稳态砷浓度的变化关系 | 第57-58页 |
4.2 讨论 | 第58-61页 |
4.2.1 水铁矿在土壤中的转化 | 第58-59页 |
4.2.2 水铁矿转化过程对砷在土壤中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干湿交替模式下水铁矿稳定性的变化及其对砷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63-74页 |
5.1 试验结果 | 第63-71页 |
5.1.1 外源水铁矿的转化及不同铁氧化物结合态砷的变化 | 第63-65页 |
5.1.2 水铁矿添加后土壤中非稳态铁的变化 | 第65-66页 |
5.1.3 水铁矿添加后土壤中非稳态砷、化学提取态砷和土壤溶液中砷的变化 | 第66-68页 |
5.1.4 土壤Eh和Fe(Ⅱ)浓度的变化 | 第68-70页 |
5.1.5 水铁矿添加后对砷迁移动力学的影响 | 第70-71页 |
5.2 讨论 | 第71-72页 |
5.2.1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铁矿稳定性的影响 | 第71页 |
5.2.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铁矿添加对砷在土壤中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71-72页 |
5.2.3 土壤砷迁移动力学参数的应用及意义 | 第72页 |
5.3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74-76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74-75页 |
6.2 创新点 | 第7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