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经历疲劳荷载后的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1.2.3 疲劳荷载与冻融循环交互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性能研究 | 第15-17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试件设计与试验方法 | 第20-31页 |
2.1 试件设计 | 第20-21页 |
2.1.1 试验原材料 | 第20-21页 |
2.1.2 混凝土配合比 | 第21页 |
2.1.3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 第21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1-26页 |
2.2.1 ZBL-U520A非金属超声检测仪 | 第22页 |
2.2.2 SDS500型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 | 第22页 |
2.2.3 NELD-BFC型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 | 第22页 |
2.2.4 YAW-2000D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 | 第22-23页 |
2.2.5 非接触式位移/应变视频测量仪 | 第23页 |
2.2.6 JSM-7610F型扫描电镜 | 第23-24页 |
2.2.7 电子秤 | 第24页 |
2.2.8 改进的液压伺服加载系统 | 第24-26页 |
2.3 试验方法及损伤评价指标 | 第26-30页 |
2.3.1 疲劳加载试验 | 第26-27页 |
2.3.2 冻融循环试验 | 第27-28页 |
2.3.3 混凝土单轴抗压试验 | 第28-29页 |
2.3.4 混凝土微观试验 | 第29页 |
2.3.5 混凝土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2.4 试验参数表示方式 | 第30-31页 |
3 单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 | 第31-54页 |
3.1 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 第31-42页 |
3.1.1 试验概况 | 第32-33页 |
3.1.2 试件现象 | 第33-34页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3.1.4 小结 | 第41-42页 |
3.2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 第42-54页 |
3.2.1 试验概况 | 第43-44页 |
3.2.2 试验现象 | 第44-46页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3.2.4 小结 | 第52-54页 |
4 疲劳与冻融交互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 | 第54-80页 |
4.1 试验概况 | 第55-57页 |
4.2 试验现象 | 第57-64页 |
4.2.1 试件外观形貌变化 | 第57-59页 |
4.2.2 加载试验现象 | 第59-61页 |
4.2.3 微观形貌 | 第61-64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78页 |
4.3.1 质量变化规律 | 第64-67页 |
4.3.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第67-68页 |
4.3.3 抗压强度 | 第68-71页 |
4.3.4 峰值应变 | 第71-72页 |
4.3.5 应力-应变曲线 | 第72-76页 |
4.3.6 叠加效应对比 | 第76-77页 |
4.3.7 微观形貌对比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结论 | 第80-81页 |
5.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