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矿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 第12-13页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外钨矿床分布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东乌旗-嫩江成矿带勘查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矿区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6-17页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3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9-20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20-21页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21-22页 |
(1) 华力西期 | 第21页 |
(2) 印支期 | 第21页 |
(3) 燕山期 | 第21页 |
(4) 喜马拉雅期 | 第21页 |
(5) 脉岩 | 第21-22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3-31页 |
3.1 矿区地质 | 第23-24页 |
(1) 黑云母花岗岩 | 第24页 |
(2) 石英斑岩脉 | 第24页 |
3.2 矿床特征 | 第24-29页 |
3.2.1 矿体特征 | 第24-25页 |
3.2.2 矿石特征 | 第25-29页 |
3.2.3 围岩蚀变 | 第29页 |
3.3 成矿阶段划分 | 第29-31页 |
(1) 石英-云母阶段 | 第29页 |
(2) 石英-辉钼矿-(黑钨矿)阶段 | 第29-30页 |
(3) 石英-黑钨矿阶段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31-44页 |
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37页 |
4.1.1 岩体主量元素特征 | 第31-34页 |
4.1.2 岩体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37页 |
4.2 与区域典型钨矿床成矿岩体特征对比 | 第37-44页 |
第五章 成矿流体特征 | 第44-60页 |
5.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5.1.1 样品采集 | 第44页 |
5.1.2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5.2 流体包裹体类型和特征 | 第45-49页 |
5.2.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第45-46页 |
5.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试 | 第46-49页 |
5.3 流体包裹体组合(FIA) | 第49-52页 |
5.4 成矿温度及pH、Eh值 | 第52-54页 |
(1) pH值 | 第52-53页 |
(2) Eh值 | 第53-54页 |
5.5 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及流体沉淀机制讨论 | 第54-57页 |
5.5.1 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 | 第54-55页 |
5.5.2 流体沉淀机制讨论 | 第55-57页 |
5.6 矿床成因讨论 | 第57-60页 |
(1) 矿床成因讨论 | 第57页 |
(2) 成矿模式 | 第57-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1页 |
6.1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60页 |
6.2 存在不足及建议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