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总体结构、系统结构论文

笔记本电脑CPU核心电源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及设计指标第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设计指标第12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电源等效模型及EAVP原理第14-26页
    2.1 电源等效模型第14-19页
        2.1.1 线性调压电源的等效模型第14-16页
        2.1.2 开关电源变换器的等效模型第16-19页
    2.2 自适应电压调整技术第19-25页
        2.2.1 二元件等效电源电路的瞬态响应第19-20页
        2.2.2 自适应电压调整技术第20-22页
        2.2.3 拓展的自适应电压调整技术及IMVP第22-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R3控制模式及小信号分析第26-44页
    3.1 R3控制模式第26-29页
    3.2 基于ISL95813电源系统的小信号分析第29-42页
        3.2.1 电感电流感应第30-33页
        3.2.2 直流负载线第33-34页
        3.2.3 反馈补偿网络第34-35页
        3.2.4 占空比调节第35-38页
        3.2.5 输出模块第38-39页
        3.2.6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第39-41页
        3.2.7 电源变换器闭环输出阻抗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基于ISL95813的1.8V CPU电源设计第44-74页
    4.1 器件参数设计第44-52页
        4.1.1 电感参数设计第44-45页
        4.1.2 输出电容参数设计第45-47页
        4.1.3 MOSFET选型第47-51页
        4.1.4 温度补偿网络与电流感应电容设计第51-52页
    4.2 补偿设计第52-66页
    4.3 闭环输出阻抗分析第66-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电源系统设计验证及优化第74-92页
    5.1 建立仿真逐周模型和平均模型第74-78页
    5.2 提取电源传输网络参数与设计优化第78-86页
    5.3 实物测试结果第86-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4页
    6.1 总结第92页
    6.2 展望第92-94页
致谢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8页
作者简介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滑动大规模MIMO的信道特征分析和链路优化
下一篇:混合云管理系统中公有云服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