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城市开敞空间的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城市开敞空间的相关基础研究 | 第20-26页 |
·城市开敞空间的概念和功能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城市地理学理论 | 第21-23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3-24页 |
·GIS与RS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延吉市开敞空间特征研究 | 第26-51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6-29页 |
·自然概况 | 第26页 |
·人文概况 | 第26-29页 |
·开敞空间分类体系构建 | 第29-31页 |
·延吉市开敞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第31-42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1页 |
·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 第31-36页 |
·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42页 |
·延吉市开敞空间可达性分析 | 第42-51页 |
·可达性及其计算方法 | 第42页 |
·可达性结果分析 | 第42-51页 |
第四章 延吉市开敞空间优化的对策 | 第51-55页 |
·增加开敞空间的数量与面积,优化开敞空间布局 | 第51-53页 |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开敞空间可达性 | 第53-54页 |
·其它优化策略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