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概念界定 | 第11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1 并购相关理论 | 第19页 |
2.1.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9页 |
2.1.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9页 |
2.1.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9页 |
2.2 并购短期市场反应和事件分析法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并购短期市场反应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事件分析法理论 | 第20-21页 |
2.3 经济附加值(EVA)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经济附加值(EVA)理论 | 第21页 |
2.3.2 经济附加值(EVA)的优点 | 第21-23页 |
第3章 南北车合并案例介绍 | 第23-26页 |
3.1 并购双方企业概况 | 第23-24页 |
3.1.1 中国南车概况 | 第23页 |
3.1.2 中国北车概况 | 第23-24页 |
3.2 南北车合并案例回顾 | 第24-26页 |
3.2.1 南北车并购的起因 | 第24页 |
3.2.2 南北车并购过程 | 第24-26页 |
第4章 南北车并购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 第26-34页 |
4.1 数据和窗口期的选取 | 第26-27页 |
4.1.1 事件窗和估计窗的选取 | 第26-27页 |
4.2 计算超额收益率 | 第27-32页 |
4.2.1 计算预期收益率 | 第27-32页 |
4.3 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和平均超额收益率 | 第32-33页 |
4.3.1 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 | 第32-33页 |
4.3.2 计算平均超额收益率 | 第33页 |
4.4 CAR、AAR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第5章 南北车合并的经济后果 | 第34-58页 |
5.1 传统财务指标的局限 | 第34-39页 |
5.1.1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 | 第34-37页 |
5.1.2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 第37-39页 |
5.2 南北车并购前后EVA的计算 | 第39-53页 |
5.2.1 针对南北车并购案例选择计算公式 | 第39-42页 |
5.2.2 南北车并购前的EVA计算 | 第42-48页 |
5.2.3 南北车并购完成后的EVA计算 | 第48-53页 |
5.3 EVA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53-58页 |
5.3.1 税后净经营利润 | 第54-56页 |
5.3.2 资本成本 | 第56-5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1.1 短期市场反应良好 | 第58页 |
6.1.2 经济附加值(EVA)呈正增长,并购产生了正效应 | 第58页 |
6.1.3 消除了恶性竞争,市场份额增大 | 第58-59页 |
6.1.4 强化行业聚集度,融合核心技术优势 | 第5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9-60页 |
6.2.1 继续资源的整合 | 第59页 |
6.2.2 观察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第59-60页 |
6.2.3 警惕并购产生的风险,并加以控制 | 第60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6.3.1 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6.3.2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