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3页 |
| 1.2.1 LUCC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3-14页 |
| 1.3.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 1.3.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4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14-17页 |
| 第2章 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 | 第17-27页 |
|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17-18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2.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第18页 |
| 2.2.2 土地利用信息图谱 | 第18-19页 |
| 2.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第19-26页 |
| 2.3.1 空间格局 | 第19-21页 |
| 2.3.2 转移特征 | 第21-24页 |
| 2.3.3 变化速度 | 第24-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模式简介与参数化方案选择 | 第27-33页 |
| 3.1 WRF模式简介 | 第27-28页 |
| 3.2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 3.2.1 气象观测资料 | 第28页 |
| 3.2.2 WRF模式驱动数据 | 第28页 |
| 3.3 参数化方案试验设计 | 第28-31页 |
| 3.4 最优方案的选择 | 第31-33页 |
| 第4章 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 第33-43页 |
| 4.1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 4.2 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 4.2.1 模拟性能 | 第33-36页 |
| 4.2.2 温度效应 | 第36-40页 |
| 4.2.3 降水效应 | 第40-4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5章 南四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局地气候影响机理 | 第43-53页 |
| 5.1 陆面参数的空间变化 | 第43-45页 |
| 5.1.1 土壤湿度 | 第43-44页 |
| 5.1.2 地表反照率 | 第44-45页 |
| 5.2 对辐射通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 5.2.1 净短波辐射 | 第45-46页 |
| 5.2.2 净长波辐射 | 第46-47页 |
| 5.2.3 净辐射 | 第47-48页 |
| 5.3 对地表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 5.3.1 潜热通量 | 第48页 |
| 5.3.2 感热通量 | 第48-50页 |
| 5.4 能量残差变化 | 第50-5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 6.2 讨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