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风资源评估与发电量敏感度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2.1 全球风电发展现状 | 第7-10页 |
1.2.2 风资源评估现状 | 第10-11页 |
1.2.3 风电场发电量计算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风电场风资源评估方法 | 第15-22页 |
2.1 测风塔选址 | 第15-16页 |
2.1.1 测风塔代表性 | 第15页 |
2.1.2 测风塔的位置和数量选择 | 第15-16页 |
2.2 测风数据处理 | 第16页 |
2.2.1 测风数据的检验 | 第16页 |
2.2.2 测风数据的订正 | 第16页 |
2.3 基于WindPRO软件的风资源评估 | 第16-21页 |
2.3.1 软件概况 | 第16-17页 |
2.3.2 风资源统计 | 第17-19页 |
2.3.3 风电场产能评估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风电场的发电量预估方法研究 | 第22-38页 |
3.1 发电量影响要素分析 | 第22-23页 |
3.2 测风数据对风电场发电量的影响 | 第23-26页 |
3.2.1 不同时间间隔的风电场的发电量计算 | 第23-24页 |
3.2.2 误差计算与分析 | 第24-26页 |
3.2.3 结论 | 第26页 |
3.3 空气密度对风电场发电量的影响研究 | 第26-32页 |
3.3.1 发电量计算原理 | 第26-27页 |
3.3.2 风电场空气密度拟合原理 | 第27-28页 |
3.3.3 拟合空气密度计算发电量 | 第28-30页 |
3.3.4 算例分析 | 第30-32页 |
3.3.5 结论 | 第32页 |
3.4 湍流强度对风电场发电量的研究 | 第32-37页 |
3.4.1 实时湍流影响下的年发电量计算原理 | 第33-34页 |
3.4.2 计及风速标准差的误差的发电量计算原理 | 第34页 |
3.4.3 算例分析 | 第34-36页 |
3.4.4 结论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风电场发电量的敏感度分析 | 第38-45页 |
4.1 发电量敏感度的定义 | 第38页 |
4.2 发电量敏感度的计算 | 第38-44页 |
4.2.1 发电量对空气密度的敏感度 | 第38-40页 |
4.2.2 发电量对风轮直径的敏感度 | 第40-41页 |
4.2.3 发电量对风切变(轮毂高度)的敏感度 | 第41-43页 |
4.2.4 发电量对测风数据时间间隔的敏感度 | 第43-44页 |
4.3 结论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本人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