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权设置及股利政策的选择--以金戈壁合作社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8-19页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权设置及股利政策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 合作社理论概述第19-20页
        2.1.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及特点第19页
        2.1.2 股份合作制第19-20页
    2.2 合作社股权设置概述第20页
    2.3 股利政策理论第20-22页
    2.4 合作社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3 金戈壁合作社运行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30页
    3.1 金戈壁合作社基本概况第23-25页
        3.1.1 组织结构第23-24页
        3.1.2 经营模式第24-25页
        3.1.3 财务制度第25页
        3.1.4 收益分配第25页
    3.2 金戈壁合作社运行机制特征第25-26页
        3.2.1 服务经营特征第25-26页
        3.2.2 风险管理机制特征第26页
    3.3 金戈壁合作社经营成果与贡献第26-27页
    3.4 金戈壁合作社股份化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3.4.1 农牧民入股合作社的积极性问题第27-28页
        3.4.2 合作社股权设置与利益分配等问题第28-30页
4 金戈壁合作社的股权设置第30-44页
    4.1 集体股的设置第31-32页
        4.1.1 设置集体股的可行性分析第31-32页
        4.1.2 集体股设置比例第32页
    4.2 优先股或公益金的设置第32-34页
        4.2.1 设置可行性分析第32-33页
        4.2.2 设置比例第33-34页
    4.3 普通成员户个人股的设置第34-39页
        4.3.1 身份股第35页
        4.3.2 劳动贡献股第35-36页
        4.3.3 资源股第36-37页
        4.3.4 土地股第37-38页
        4.3.5 现金股第38-39页
    4.4 贫困户的个股设置第39-40页
        4.4.1 扶贫资金股第39-40页
        4.4.2 劳动贡献股第40页
    4.5 金戈壁合作社的股权管理与监督设置第40-42页
        4.5.1 普通成员户的股权管理与监督设置第40-41页
        4.5.2 贫困户的股权管理与监督设置第41-42页
    4.6 金戈壁合作社内部治理构建第42-44页
5 金戈壁合作社股利政策的选择第44-50页
    5.1 制定股利政策应考虑的因素分析第44-47页
        5.1.1 宏观环境因素第44页
        5.1.2 合作社内部因素第44-47页
    5.2 合作社股利分配影响因素分析第47-48页
    5.3 金戈壁合作社股利政策的选择第48-50页
        5.3.1 剩余股利的选择第48页
        5.3.2 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的选择第48页
        5.3.3 固定股利和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的选择第48-49页
        5.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选择第49-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1.1 扶贫资金入股特色产业合作社实现精准扶贫第50页
        6.1.2 集体资产量化入股合作社有利于牧民实现增收第50页
        6.1.3 选择合理的股利政策推动股份化合作社规范运行第50-51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6.2.1 不足第51页
        6.2.2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绩效研究--以绿地集团为例
下一篇:SJ电气公司转板上市对财务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