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美学论文

《山海经》图像的审美意识探析及在当代的视觉性思考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5-6页
第一章 《山海经》综述第6-11页
    第一节 “扑朔迷离”——《山海经》作者、成书时间及流传第6-9页
    第二节 “包罗万象”——《山海经》的基本内容和构成第9-11页
第二章 原始审美意识发生的可能性第11-18页
    第一节 “神秘的力量”——神话与巫术第11-13页
    第二节 “不灭的灵魂”——鬼神崇拜第13-14页
    第三节 “从动物到神灵”——图腾崇拜第14-18页
第三章 《山海经》图像所体现的原始审美意识第18-29页
    第一节 物我交融的审美感知第18-20页
        一、物我交融的审美范畴第18-19页
        二、物我交融实现“同类相通”第19-20页
    第二节 生命体验与审美情绪第20-23页
        一、对生命起源的追问第20页
        二、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第20-22页
        三、对生命的美好憧憬第22-23页
    第三节 怪诞形象的审美形式第23-29页
        一、《山海经》怪诞形象的演变类型第23-25页
        二、怪诞形象的表现手法第25-27页
        三、恐怖狰狞的“狞厉之美”第27-29页
第四章 《山海经》图像在当代的视觉性思考第29-42页
    第一节 《山海经》图像在当代的审美意识第29-34页
        一、“元初之美”的神秘性第29-32页
        二、“独特在场”使美成为可能第32-34页
    第二节 图像的“生”与“死”第34-36页
    第三节 图像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第36-42页
        一、图像的“肉身”——可见性第36-39页
        二、象征的意义——不可见性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山瓷绘艺术研究
下一篇:探析安史之乱前后唐罗关系转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