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发光材料 | 第12-13页 |
1.1.1 发光的定义 | 第12页 |
1.1.2 发光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3-18页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简介 | 第13-14页 |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 | 第14页 |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4 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质 | 第15-16页 |
1.2.5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 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2 Ca_9La(PO_4)_7:RE~(3+)(RE=Eu~(3+),Tb~(3+),Dy~(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 第21-4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1-23页 |
2.2.2 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 样品的表征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9页 |
2.3.1 XRD分析 | 第24-26页 |
2.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26-27页 |
2.3.3 Ca_9La(PO_4)_7:Eu~(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27-31页 |
2.3.3.1 Ca_9La(PO_4)_7:Eu~(3+)的激发光谱 | 第27页 |
2.3.3.2 Ca_9La(PO_4)_7:Eu~(3+)的发射光谱 | 第27-28页 |
2.3.3.3 不同焙烧温度对Ca_9La(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4 不同pH对Ca_9La(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3.5 不同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C/M)对Ca_9La(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3.6 不同Eu~(3+)掺杂量对Ca_9La(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1页 |
2.3.4 Ca_9La(PO_4)_7:Tb~(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31-35页 |
2.3.4.1 Ca_9La(PO_4)_7:Tb~(3+)的激发光谱 | 第31-32页 |
2.3.4.2 Ca_9La(PO_4)_7:Tb~(3+)的发射光谱 | 第32-33页 |
2.3.4.3 不同焙烧温度对Ca_9La(PO_4)_7: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4.4 不同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C/M)对Ca_9La(PO_4)_7: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4.5 不同Tb~(3+)掺杂量对Ca_9La(PO_4)_7: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2.3.5 Ca_9La(PO_4)_7:Dy~(3+),Eu~(3+)的白光发射研究 | 第35-38页 |
2.3.6 Eu~(3+)在Ca_9La(PO_4)_7和LaPO_4中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Ca_9Gd(PO_4)_7:RE~(3+)(RE=Eu~(3+),Dy~(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1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3 样品的表征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3.3.1 XRD分析 | 第42-44页 |
3.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44-45页 |
3.3.3 Ca_9Gd(PO_4)_7:Eu~(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45-50页 |
3.3.3.1 Ca_9Gd(PO_4)_7:Eu~(3+)的激发光谱 | 第45-46页 |
3.3.3.2 Ca_9Gd(PO_4)_7:Eu~(3+)的发射光谱 | 第46页 |
3.3.3.3 不同焙烧温度对Ca_9Gd(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4 不同pH对Ca_9Gd(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3.5 不同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C/M)对Ca_9Gd(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3.6 不同Eu~(3+)掺杂量对Ca_9Gd(PO_4)_7: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4 Ca_9Gd(PO_4)_7:Dy~(3+),Eu~(3+)的白光发射研究 | 第50-52页 |
3.3.5 Eu~(3+)在Ca_9Gd(PO_4)_7和GdPO_4中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52-53页 |
3.3.6 Eu~(3+)在Ca_9La(PO_4)_7和Ca_9Gd(PO_4)_7中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BiPO_4:RE~(3+)(RE=Eu~(3+),Tb~(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 第55-68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5页 |
4.2.2 样品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3 样品的表征 | 第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4.3.1 XRD分析 | 第56-58页 |
4.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58-59页 |
4.3.3 SEM分析 | 第59-60页 |
4.3.4 BiPO_4:Eu~(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60-64页 |
4.3.4.1 BiPO_4:Eu~(3+)的激发光谱 | 第60页 |
4.3.4.2 BiPO_4:Eu~(3+)的发射光谱 | 第60-61页 |
4.3.4.3 不同溶剂热时间对BiPO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4.3.4.4 不同溶剂热温度对BiPO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2页 |
4.3.4.5 不同Bi~(3+)/PO_4~(3-)(摩尔比)对BPO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4.6 不同Eu~(3+)掺杂量对BiPO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5 BiPO_4:Tb~(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64-67页 |
4.3.5.1 BiPO_4:Tb~(3+)的激发光谱 | 第64-65页 |
4.3.5.2 BiPO_4:Tb~(3+)的发射光谱 | 第65页 |
4.3.5.3 不同溶剂热时间对BiPO_4: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5.4 不同溶剂热温度对BiPO_4:Tb~(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α-Zn_3(PO_4)_2:Eu~(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 第68-75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8页 |
5.2.2 样品的制备 | 第68页 |
5.2.3 样品的表征 | 第68-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4页 |
5.3.1 XRD分析 | 第69-70页 |
5.3.2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70-71页 |
5.3.3 Zn_3(PO_4)_2:Eu~(3+)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71-74页 |
5.3.3.1 Zn_3(PO_4)_2:Eu~(3+)的激发光谱 | 第71-72页 |
5.3.3.2 Zn_3(PO_4)_2:Eu~(3+)的发射光谱 | 第72页 |
5.3.3.3 不同pH对Zn_3(PO_4)_2: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5.3.3.4 不同焙烧温度对Zn_3(PO_4)_2: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总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