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蛋白质—核酸界面丙氨酸突变效应数据库与热点残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1.1 生物信息学概述第9-10页
        1.1.2 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概述第10-11页
        1.1.3 蛋白质-核酸界面热点残基简介第11-12页
        1.1.4 蛋白质-核酸界面热点残基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蛋白质-核酸界面热点残基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文内容安排第15-18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本文章节安排第16页
        1.3.3 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蛋白质-酸界面丙氨酸突变效应数据库的构建与分析第18-26页
    2.1 引言第18-19页
    2.2 残基丙氨酸突变效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9-20页
    2.3 残基丙氨酸突变效应数据库的构建第20-22页
    2.4 数据库中数据的分析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蛋白质-核酸界面热点残基预测模型的构建第26-49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数据集的获取第27-28页
        3.2.1 训练集数据第27-28页
        3.2.2 独立测试集数据第28页
    3.3 基于蛋白质理化和结构信息的特征生成第28-33页
        3.3.1 基于氨基酸理化属性的特征第28-29页
        3.3.2 基于氨基酸深度指数和突出指数的特征第29-30页
        3.3.3 氨基酸溶剂可及表面积相关特征第30-31页
        3.3.4 静电势相关特征第31页
        3.3.5 氢键相关特征第31页
        3.3.6 二级结构相关特征第31-32页
        3.3.7 序列保守性特征第32-33页
    3.4 特征选择第33-34页
        3.4.1 特征选择简介第33页
        3.4.2 基于决策树和序列向前的特征选择方法第33-34页
    3.5 分类器模型的构建第34页
    3.6 模型评价指标第34-35页
    3.7 统计分析检测特征与热点之间的关系——WILCOXON秩和检验第35页
    3.8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3.8.1 特征选择结果第35-40页
        3.8.2 两步特征选择效果的进一步验证第40-41页
        3.8.3 不同分类器结果比较第41页
        3.8.4 模型在独立测试集上的评估第41-42页
        3.8.5 与其他预测模型的比较第42页
    3.9 特征分析第42-48页
        3.9.1 残基的物理化学属性与热点残基第43-44页
        3.9.2 残基的深度指数、突出指数与热点残基第44-45页
        3.9.3 残基的溶剂可及表面积与热点残基第45-46页
        3.9.4 残基的静电势与热点残基第46页
        3.9.5 残基的氢键与热点残基第46-47页
        3.9.6 残基的二级结构与热点残基第47页
        3.9.7 残基的保守性与热点残基第47-48页
    3.10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4.1 全文工作总结第49-50页
    4.2 后续工作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附录第58-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
下一篇:基于序列的人类蛋白磷酸化位点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