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概述 | 第13页 |
1.2 波浪能资源概况 | 第13-16页 |
1.2.1 波浪能资源的优势 | 第13-14页 |
1.2.2 波浪能资源面临的挑战 | 第14页 |
1.2.3 波浪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 第14-16页 |
1.3 波浪能发电装置概况 | 第16-22页 |
1.3.1 波浪能发电装置布置位置 | 第16-17页 |
1.3.2 波浪能发电装置尺寸和布置方向 | 第17-19页 |
1.3.3 波浪能发电装置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1.4 振荡浮体式波能发电装置的研究概况 | 第22-25页 |
1.4.1 振荡浮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简介 | 第22-23页 |
1.4.2 振荡浮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研究方向 | 第23-2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5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本文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带有非线性阶跃波能转换机制的振荡浮体式波能发电装置水动力研究 | 第27-65页 |
2.1 概述 | 第27页 |
2.2 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2.3 非线性阶跃机制的静力特性 | 第28-32页 |
2.4 线性和非线性波能发电装置在规则波中的响应 | 第32-63页 |
2.4.1 控制方程 | 第32-34页 |
2.4.2 状态空间模型 | 第34-38页 |
2.4.3 规则波中的响应 | 第38-50页 |
2.4.4 非规则波中的响应 | 第50-6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两个带有非线性阶跃波能转换机制的波能发电装置水动力影响 | 第65-80页 |
3.1 概述 | 第65页 |
3.2 数学模型 | 第65-72页 |
3.2.1 运动方程 | 第65-67页 |
3.2.2 数值计算方法 | 第67-72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3.3.1 计算结果 | 第72-74页 |
3.3.2 波浪能阵列影响因子 | 第74-7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4章 振荡浮体式波浪发电装置在规则波和非规则波中的锁定控制研究 | 第80-100页 |
4.1 概述 | 第80-81页 |
4.2 数学模型 | 第81-82页 |
4.3 规则波中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82-89页 |
4.3.1 变换极值坡道法 | 第83-86页 |
4.3.2 同一末端坡道法 | 第86-89页 |
4.4 非规则波中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89-98页 |
4.4.1 状态空间模型 | 第89-90页 |
4.4.2 最优指令理论 | 第90-91页 |
4.4.3 最优指令方法与绝对锁定控制的对比 | 第91-95页 |
4.4.4 在随机海况下锁定控制的应用 | 第95-9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振荡浮体式波浪发电装置在规则波和非规则波中的离合控制研究 | 第100-117页 |
5.1 概述 | 第100页 |
5.2 数学模型 | 第100-103页 |
5.3 规则波中计算结果 | 第103-111页 |
5.4 非规则波中计算结果 | 第111-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6章 波浪激励力预测偏差对于离散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117-132页 |
6.1 概述 | 第117页 |
6.2 波浪激励力预测偏差对离散控制性能的影响 | 第117-131页 |
6.2.1 波浪激励力幅值预测偏差对离散控制性能影响 | 第117-120页 |
6.2.2 波浪激励力相位预测偏差对离散控制性能影响 | 第120-13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7.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与结论 | 第132-133页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