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藏族生态文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背景第9页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2页
        1.2.1 课题目的第9-10页
        1.2.2 课题意义第10-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8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8-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9-20页
        1.5.1 研究重难点第19页
        1.5.2 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第20-31页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第20-23页
        2.1.1 古希腊哲学的自然观第20-21页
        2.1.2 黑格尔的自然观第21-22页
        2.1.3 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第22-23页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第23-27页
        2.2.1 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第23-24页
        2.2.2 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第24-25页
        2.2.3 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融合第25-26页
        2.2.4 资本统治是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第26-27页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特征第27-30页
        2.3.1 双向性辩证思维的生态特征第27-28页
        2.3.2 系统性整体思维的生态特征第28-29页
        2.3.3 无限性循环思维的生态特征第29页
        2.3.4 社会性人本思维的生态特征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藏族生态文化概述第31-41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31-34页
        3.1.1 文化第31-32页
        3.1.2 生态文化第32-33页
        3.1.3 藏族生态文化第33-34页
    3.2 藏族生态文化分类第34-37页
        3.2.1 物质形态层面第34-35页
        3.2.2 意识形态层面第35-37页
    3.3 藏族生态文化特征及其对高原生态的保护作用第37-39页
        3.3.1 同一性、整体性是藏族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第37-38页
        3.3.2 崇敬自然、珍惜生命是藏族生态文化的核心第38页
        3.3.3 与环境相契合的生产方式是藏族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第38-39页
        3.3.4 和谐、节制的消费方式是藏族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藏族游牧文化第41-50页
    4.1 藏族游牧文化概述第41-43页
        4.1.1 自然和社会生产力决定游牧方式第41-42页
        4.1.2 物质交换影响着牲畜的选择和数量第42页
        4.1.3 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是爱惜牲畜的基础第42-43页
    4.2 藏族游牧文化的自然基础第43-44页
        4.2.1 独特的地理环境第43页
        4.2.2 多变的气候类型第43-44页
        4.2.3 复杂的土壤植被第44页
    4.3 藏族游牧文化的生态观第44-48页
        4.3.1 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第44-45页
        4.3.2 万物有灵的生态价值观第45-46页
        4.3.3 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第46-47页
        4.3.4 俭约质朴的生态消费观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藏传佛教第50-60页
    5.1 藏传佛教的历史沿革第50-52页
        5.1.1 藏传佛教的形成第50-51页
        5.1.2 藏传佛教的发展第51页
        5.1.3 藏传佛教的兴盛第51-52页
    5.2 藏传佛教的主要内容第52-54页
        5.2.1 慈悲为善、上善若水的双向思维第52-53页
        5.2.2 以德化怨、舍己为人的人本思维第53页
        5.2.3 众生平等、生命智慧的整体思维第53-54页
    5.3 藏传佛教的生态观第54-58页
        5.3.1 “缘起性空”的生态责任观第55页
        5.3.2 “因果业报”的神圣自然观第55-56页
        5.3.3 “众生平等”的生命本质观第56-57页
        5.3.4 “慈悲利他”的人际社会观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RES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玉米与TiO2光催化膜吸收转化液体与气体甲醛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