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种养结合农业复合生态系统 | 第10-14页 |
1.3 能值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能值分析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能值分析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4 畜禽粪便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4.1 畜禽业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4.2 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原因 | 第17-18页 |
1.4.3 畜禽粪便处理模式分析 | 第18-21页 |
1.4.3.1 肥料化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1.4.3.2 能源化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1.4.3.3 饲料化处理技术 | 第20-21页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2 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 能值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1.1 能值 | 第23页 |
2.1.2 能值转换率 | 第23-24页 |
2.1.3 能值分析 | 第24页 |
2.2 能值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24-25页 |
2.3 能值理论的主要指标体系 | 第25-27页 |
2.3.1 净能值产出率 | 第25-26页 |
2.3.2 能值自给率 | 第26页 |
2.3.3 环境负载率 | 第26页 |
2.3.4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26页 |
2.3.5 废弃物资源利用率 | 第26-27页 |
3 畜禽粪便制有机肥系统能值分析 | 第27-34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7-28页 |
3.2 编制能值分析表 | 第28-29页 |
3.2.1 原始数据的收集 | 第28-29页 |
3.2.2 能值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29页 |
3.3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29-31页 |
3.4 能值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31-34页 |
3.4.1 两种模式能值投入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3.4.2 主要能值指标评价 | 第33-34页 |
3.4.2.1 自然资源能值自给率和系统能值自给率 | 第33页 |
3.4.2.2 废弃物资源利用率 | 第33页 |
3.4.2.3 环境负载率 | 第33-34页 |
3.4.2.4 净能值产出率 | 第34页 |
3.4.2.5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34页 |
4 畜禽粪便制沼气系统能值分析 | 第34-41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4-36页 |
4.2 编制能值分析表 | 第36-37页 |
4.3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37-38页 |
4.4 能值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38-41页 |
4.4.1 两种模式能值投入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4.4.2 主要能值指标评价 | 第40-41页 |
4.4.2.1 自然资源能值自给率和系统能值自给率 | 第40页 |
4.4.2.2 废弃物资源利用率 | 第40-41页 |
4.4.2.3 环境负载率 | 第41页 |
4.4.2.4 净能值产出率 | 第41页 |
4.4.2.5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41页 |
5 两种模式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5.1 能值投入分析比较 | 第41-43页 |
5.1.1 自然资源能值投入 | 第42页 |
5.1.2 系统反馈能值投入 | 第42页 |
5.1.3 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 | 第42-43页 |
5.1.4 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 | 第43页 |
5.2 主要能值指标分析比较 | 第43-44页 |
6 结论和讨论 | 第44-47页 |
6.1 结论 | 第44-45页 |
6.2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ABSTRACT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