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搅拌摩擦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发展 | 第9-11页 |
1.1.1 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 第9-10页 |
1.1.2 搅拌摩擦焊的应用 | 第10-11页 |
1.1.3 搅拌摩擦焊新技术的发展 | 第11页 |
1.2 钢和铝焊接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钢和铝的可焊性分析 | 第11-13页 |
1.2.2 钢和铝的焊接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搅拌摩擦焊接钢和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搅拌摩擦焊的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17-2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17-1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3.1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2.3.2 焊接参数 | 第20页 |
2.4 试样测试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2.4.1 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第20-21页 |
2.4.2 焊缝界面物相分析 | 第21页 |
2.4.3 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21页 |
2.4.4 焊缝横截面显微硬度测试 | 第21-23页 |
第3章 同种铝合金对接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3-31页 |
3.1 焊接参数对焊缝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接头横截面的宏微观组织分析 | 第24-26页 |
3.2.1 接头横截面的宏观形貌 | 第24页 |
3.2.2 接头微观组织 | 第24-26页 |
3.3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26-28页 |
3.4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钢-铝异种金属搭接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48页 |
4.1 焊接参数对焊缝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 接头横截面的宏微观组织分析 | 第33-35页 |
4.2.1 接头横截面的宏观形貌 | 第33-34页 |
4.2.2 接头横截面的微观组织 | 第34-35页 |
4.3 界面处的组织及物相分析 | 第35-38页 |
4.4 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第38-43页 |
4.4.1 接头的断裂机理研究 | 第39-40页 |
4.4.2 工艺参数对接头拉剪强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3 接头断.形貌分析 | 第42-43页 |
4.5 接头显微硬度分析 | 第43-45页 |
4.5.1 上层铝板中心层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43页 |
4.5.2 下层钢板中心层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43-44页 |
4.5.3 铝-钢结合界面处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44-45页 |
4.6 搅拌头磨损 | 第45-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第48-64页 |
5.1 搅拌摩擦焊的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 | 第48-49页 |
5.1.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第48页 |
5.1.2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 第48-49页 |
5.2 FSW过程的产热模型 | 第49-52页 |
5.2.1 米塞斯屈服条件 | 第50页 |
5.2.2 轴肩产热 | 第50-51页 |
5.2.3 搅拌针产热 | 第51-52页 |
5.3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5.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5.3.2 材料属性 | 第52-54页 |
5.3.3 边界条件 | 第54页 |
5.3.4 单元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5.4 7075铝合金FSW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5-63页 |
5.4.1 FSW过程中工件整体的温度分布规律 | 第55-57页 |
5.4.2 工件沿各方向的温度变化规律 | 第57-59页 |
5.4.3 旋转速度对工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 | 第59-61页 |
5.4.4 焊接速度对工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 | 第61-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