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紫金山遗址燧石制品的功能研究
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浙江旧石器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功能研究的背景 | 第13-18页 |
1.2.1 微痕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形态——技术——功能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后埋藏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8-21页 |
1.4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21-22页 |
2 遗址与环境 | 第22-24页 |
2.1 紫金山遗址概况 | 第22-23页 |
2.2 环境背景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3.1 微痕分析 | 第24-26页 |
3.2 模拟实验 | 第26-27页 |
3.2.1 石制品打制实验 | 第26页 |
3.2.2 石制品使用实验 | 第26-27页 |
3.3 数据统计 | 第27-28页 |
4 微痕观察结果及分析 | 第28-37页 |
4.1 标本保存状况评估 | 第28-29页 |
4.2 微痕观察结果及分析 | 第29-37页 |
4.2.1 横向运动 | 第32-33页 |
4.2.2 纵向运动 | 第33-34页 |
4.2.3 旋转运动 | 第34-35页 |
4.2.4 垂直运动 | 第35-36页 |
4.2.5 捆绑 | 第36-37页 |
5 讨论 | 第37-52页 |
5.1 技术——功能分析 | 第37-38页 |
5.2 一器多用 | 第38-39页 |
5.3 装柄与手持 | 第39-45页 |
5.4 砍砸与砍砸器 | 第45-48页 |
5.5 资源的利用与考虑 | 第48-52页 |
5.5.1 资源利用情况 | 第48-50页 |
5.5.2 人力资源考虑 | 第50-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图版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