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4页 |
1 CKD 的发病机制 | 第16-19页 |
2 CKD 的治疗药物 | 第19-23页 |
3 SKI 治疗 CKD 的研究价值 | 第23-24页 |
第一部分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24-39页 |
1 材料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30页 |
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25-26页 |
2.2 5/6Nx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2.3 细胞培养及分组 | 第26页 |
2.4 细胞经H2O2或TGF-β 处理 | 第26页 |
2.5 检测生化指标 | 第26页 |
2.6 检测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 第26-27页 |
2.7 细胞增殖和LDH释放 | 第27页 |
2.8 测量细胞中ROS | 第27-28页 |
2.9 免疫印迹 | 第28-29页 |
2.10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7页 |
3.1 SKI 对 5/6Nx 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影响 | 第30页 |
3.2 SKI对肾的间质损伤和胶原沉积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SKI对 5/6Nx大鼠肾的纤维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SKI对H2O2诱导的HK-2 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学和LDH释放的影响 | 第32-34页 |
3.5 SKI对HK-2 细胞中p-Smad3、α-SMA、collagen I和F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 SKI对ROS的产生和NADPH氧化亚基表达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二部分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效物质研究 | 第39-50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2 方法 | 第40-42页 |
2.1 抗坏血酸/Fe2+,CHP和CCl4/NADPH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物 | 第40-41页 |
2.2 自由基的清除 | 第41页 |
2.3 细胞培养和TGF-β 的处理 | 第41页 |
2.4 细胞活力和LDH的释放检测 | 第41页 |
2.5 ROS活力检测同第一部分 | 第41页 |
2.6 在HK-2 细胞中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 | 第41-42页 |
2.7 免疫印迹 | 第42页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42页 |
3 结果 | 第42-48页 |
3.1 降低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物含量 | 第42-43页 |
3.2 清除自由基 | 第43-44页 |
3.3 减轻HK-2 细胞氧化损伤 | 第44-47页 |
3.4 降低肾的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47-48页 |
3.5 增强细胞存活力并减少LDH的释放 | 第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三部分 大黄酸通过激活SIRT3-FOXO3α 信号通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 第50-66页 |
1 材料 | 第50-51页 |
2 方法 | 第51-54页 |
2.1 动物与分组 | 第51-52页 |
2.25/6Nx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 | 第52页 |
2.3 细胞培养和转染 | 第52页 |
2.4 测量生物指标 | 第52页 |
2.5 ROS活力检测同第一部分 | 第52页 |
2.6 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 | 第52页 |
2.7 电镜 | 第52页 |
2.8 TUNEL染色 | 第52-53页 |
2.9 免疫荧光 | 第53页 |
2.10免疫印迹 | 第53-54页 |
2.11统计学处理 | 第54页 |
3 结果 | 第54-63页 |
3.1 大黄酸提高肾脏的功能 | 第54页 |
3.2 大黄酸降低肾的间质损伤和改变肾的超微结构 | 第54-55页 |
3.3 大黄酸减轻 5/6Nx大鼠的氧化损伤 | 第55-57页 |
3.4 大黄酸降低肾的间质纤维化 | 第57页 |
3.5 大黄酸抑制 5/6Nx大鼠肾细胞的凋亡 | 第57-58页 |
3.6 大黄酸对 5/6Nx大鼠SIRT3/ Foxo3α 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 | 第58-59页 |
3.7 SIRT3基因沉默对HK-2 细胞中SIRT3和Foxo3α 表达的影响 | 第59-60页 |
3.8 SIRT3基因沉默对HK-2 细胞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 第60-61页 |
3.9 SIRT3基因沉默对HK-2 细胞中纤维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3.10 SIRT3基因沉默对HK-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3页 |
4 讨论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