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PHC 管桩桩基震害调查第11-14页
    1.3 PHC 管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4-2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PHC 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20-26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6页
    1.5 研究方法第26-28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8-29页
第二章 PHC 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29-41页
    2.1 试验设计第29-32页
        2.1.1 试验概况第29-30页
        2.1.2 材料性能第30页
        2.1.3 试验装置第30-31页
        2.1.4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第31页
        2.1.5 加载制度第31-32页
    2.2 试验结果分析第32-34页
        2.2.1 试验现象和破坏特征第32-34页
    2.3 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第34-36页
    2.4 抗震性能分析第36-39页
        2.4.1 滞回曲线第36-37页
        2.4.2 骨架曲线第37-38页
        2.4.3 刚度退化第38页
        2.4.4 耗能能力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PHC 管桩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第41-64页
    3.1 单调荷载作用下有限元分析第41-50页
        3.1.1 模型的建立第41-45页
        3.1.2 分析结果第45-49页
        3.1.3 参数分析第49-50页
    3.2 往复荷载试验有限元分析第50-57页
        3.2.1 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3.2.2 分析结果第51-57页
    3.3 轴力对 PHC 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第57-62页
        3.3.1 模型的验证第57-59页
        3.3.2 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管桩受力性能分析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PHC 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64-84页
    4.1 试验概况第64-69页
        4.1.1 试件设计第64-67页
        4.1.2 材料性能第67-68页
        4.1.3 试验装置第68页
        4.1.4 应变片布置第68页
        4.1.5 加载制度第68-69页
        4.1.6 测定内容第69页
    4.2 试验结果分析第69-76页
        4.2.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第69-74页
        4.2.2 破坏机理分析第74页
        4.2.3 钢筋应变分析第74-75页
        4.2.4 混凝土应变分析第75-76页
    4.3 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第76-77页
    4.4 抗震性能分析第77-83页
        4.4.1 荷载-桩顶位移滞回曲线第77-78页
        4.4.2 弯矩-桩端转角滞回曲线第78-80页
        4.4.3 荷载-桩顶位移骨架曲线第80-81页
        4.4.4 刚度退化曲线第81-82页
        4.4.5 耗能能力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PHC 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第84-102页
    5.1 单调荷载作用下有限元分析第84-92页
        5.1.1 模型的建立第84-85页
        5.1.2 分析结果第85-90页
        5.1.3 参数分析第90-92页
    5.2 往复荷载作用下有限元分析第92-100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92-93页
        5.2.2 分析结果第93-97页
        5.2.3 参数分析第97-100页
    5.3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改进的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102-112页
    6.1 试验设计第102-104页
        6.1.1 试验概况第102页
        6.1.2 试件制作第102-103页
        6.1.3 材料性能第103-104页
        6.1.4 试验测定项目第104页
    6.2 试验结果分析第104-108页
        6.2.1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第104-107页
        6.2.2 CFRP 应变分析第107页
        6.2.3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第107-108页
    6.3 抗震性能分析第108-111页
        6.3.1 荷载-桩顶位移滞回曲线第108页
        6.3.2 弯矩-桩端转角分析第108-109页
        6.3.3 荷载-桩顶位移骨架曲线第109-110页
        6.3.4 刚度退化第110页
        6.3.5 耗能能力第110-111页
    6.4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七章 改进的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第112-131页
    7.1 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第112-127页
        7.1.1 模型的建立第112-114页
        7.1.2 分析结果第114-120页
        7.1.3 抗拔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桩端受力性能分析第120-123页
        7.1.4 新型节点桩端受力性能分析第123-127页
    7.2 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第127-130页
        7.2.1 模型的建立第127页
        7.2.2 分析结果第127-130页
    7.3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1-134页
    8.1 结论第131-132页
    8.2 展望第132-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网调度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HRWS SAR图像舰船目标监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