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特性及信道模型 | 第16-26页 |
2.1 无线通信信道特性 | 第16页 |
2.2 无线信道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1 大尺度衰落 | 第16-17页 |
2.2.2 小尺度衰落 | 第17页 |
2.3 小尺度衰落信道特性 | 第17-20页 |
2.3.1 多径时散 | 第17-19页 |
2.3.2 相关带宽 | 第19页 |
2.3.3 多普勒频移 | 第19-20页 |
2.3.4 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 | 第20页 |
2.4 小尺度衰落信道分类 | 第20-21页 |
2.4.1 快衰落与慢衰落 | 第20页 |
2.4.2 平坦性衰落与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20-21页 |
2.5 平坦衰落信道模型 | 第21-24页 |
2.5.1 瑞利信道模型 | 第21-22页 |
2.5.2 莱斯信道模型 | 第22-24页 |
2.6 高斯信道模型 | 第24-25页 |
2.7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衰落信道模拟的方案设计及仿真研究 | 第26-54页 |
3.1 整体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3.1.1 总体方案 | 第26页 |
3.1.2 模块方案设计 | 第26-28页 |
3.1.3 指标要求 | 第28页 |
3.2 多制式信号产生的算法仿真 | 第28-30页 |
3.3 多径延时算法的仿真研究 | 第30-37页 |
3.3.1 整数倍内插 | 第30-31页 |
3.3.2 整数倍抽取 | 第31-32页 |
3.3.3 抽取和内插系统的多相滤波结构 | 第32-33页 |
3.3.4 多径时延算法的matlab实现 | 第33-37页 |
3.4 衰落信道模拟的算法详解与仿真 | 第37-53页 |
3.4.1 瑞利信道模型和莱斯信道模型分析 | 第38-39页 |
3.4.2 高斯白噪声产生算法分析 | 第39-42页 |
3.4.2.1 (0,1)之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的产生 | 第40-41页 |
3.4.2.2 高斯函数转换 | 第41-42页 |
3.4.3 多普勒滤波 | 第42-43页 |
3.4.4 多速率匹配插值 | 第43-48页 |
3.4.5 瑞利信道模型和莱斯信道模型的仿真 | 第48-53页 |
3.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模拟信道的DSP实现 | 第54-68页 |
4.1 DSP简介 | 第54-56页 |
4.1.1 TMS320C6416结构及功能介绍 | 第54-55页 |
4.1.2 CCS开发环境介绍 | 第55-56页 |
4.2 多制式信号在DSP中的产生方法 | 第56-57页 |
4.3 多径延时算法的DSP实现 | 第57-58页 |
4.4 多径延时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5 衰落信道模拟的DSP实现 | 第61-67页 |
4.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整体功能调试与结果分析 | 第68-87页 |
5.1 信道模拟的测试环境 | 第68页 |
5.2 信道模拟测试平台和方法 | 第68-69页 |
5.2.1 信道模拟仿真系统测试平台 | 第68页 |
5.2.2 信道模拟测试方案 | 第68-69页 |
5.3 硬件平台数据通路的建立 | 第69-72页 |
5.3.1 上行数据通路的建立 | 第69-70页 |
5.3.2 下行数据通路的建立 | 第70-72页 |
5.3.2.1 数据通路的建立 | 第70-71页 |
5.3.2.2 命令通路的建立 | 第71-72页 |
5.4 结果测试与验证分析 | 第72-86页 |
5.4.1 基带信号通过衰落信道后的矢量图 | 第74-78页 |
5.4.2 衰落信道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 第78-86页 |
5.5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